养壶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器,但真正的主角仍是人。养壶即养性,壶之为物,虽无情无感,但透过泡养摩娑的过程,茶壶以其器面的日渐温润来回报主人对它的恩泽,亦未尝不是一种人与器的情感互动!养壶之所以曰养,而不称喂壶、盘壶、淋壶,正是因其怡情养性的特质也!
我们若能体会这层道理,在面对养壶一事时,便不会出现像以下这些光怪陆离,令人啼笑皆非的养壶偏方,例如有人主张将茶壶放入油锅中油炸或以肥猪排炖煮数日,甚将茶壶塞入肥鹅腹中蒸煮一番,较保守的则主张应常用脸、鼻摩拭壶身,好象盘玉—般,使其纳油。凡此种种匪夷所思的怪招,无非是想用速成的方式,让壶身显露出润亮的光泽,只是用这些方式所熬出来的壶,虽然表面油光浮动唬人,但泡出来的只怕不是茶汤,而是排骨汤或油汤,这种加味茶当然令人难以下咽。
总之,泡茶之道旨在怡情养性,所以养壶的方式亦应符合此一精神,循序渐进,切忌揠苗助长,如此养成的壶不但温润可亲,也才符合卫生之道。
紫砂壶的养护目前已经形成了专门的一套方法。有人专门为砂壶的养护设计了养壶刷、养壶笔,甚至还有人设计了养壶机。在笔者所能见剑或看到的紫砂壶藏养使用者中,对如何养壶也是自有一番见解和方法。笔者认为养壶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购买回来的紫砂茶具,可以用细纱布稍加磨擦,再用水清洗后,放一些比较浓的茶叶水锅里煮沸,稍凉后,再点火煮沸,如此再三,取出晾干后即可沏茶。
2、不论新壶还是旧壶,用开水沏茶后,紫砂壶体表面温度较高,此时可用湿毛巾,或干净湿布,擦抹壶体,水印旋擦旋干,反复多次,壶体温度降后,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于壶体光润。如此坚持三四月后,新壶大体可发“黯然之光”。
3、喝完茶要清理晾干茶盘,要将茶渣清除干净,以免产生异味。紫砂茶壶长期不用,应及时将茶渣倒出,以免发生霉变或产生异味。
4、彻底将壶身内外清洗干净。不论是新壶还是旧壶,保养之前要把壶身上的蜡、油、污、茶垢等清洗干净。
5、实实在在的泡茶。泡茶次数越多,茶壶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一定程度,就会透到壶表发出润泽如玉的光芒。
6、切忌沾到油污。茶具最忌油污,沾上油污后必须马上清洗,否则茶壶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7、擦与刷要适度。茶具表面淋到茶汁后,用软毛小刷子刷洗,用开水冲净,再用清洁的茶巾稍加擦试即可,切忌不能用力地搓洗。
8、给茶壶休息的时间。勤泡一段时间后,茶壶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彻底干燥,再使用时才能更好的吸收。
9、切忌心急。养护是个漫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坚决不能用细砂布砂纸抛光布等擦拭紫砂壶,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只会损伤壶的表面,使壶失去自然光泽,留下划痕,从而破坏紫砂质感。
10、切忌剩茶。有些养壶的人,认为饮剩的茶汁留在壶里有助于壶的养成,这是错误的认识。虽然紫砂壶确实可以做到隔夜不馊,但隔夜茶会有陈汤味,而且会滋生细菌,不利壶也不利人。有些人为了在壶内形成「茶山」,使其看来更具古意,便将茶叶留存其中,任其阴干,但因地区高温多湿,霉菌易孳生其间,若就卫生观点考量,此法实不足取。更有些人泡茶后,故意将后一泡茶汤存于壶内,直下回使用前倒掉,认为此法可收内浸外养之效。殊不知,紫砂壶的气孔结构既擅于吸附茶汤,自然也易于吸收霉菌。以此养出的壶,只怕日后冲茶时,亦会带有异味,甚有碍健康,实是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想要养好一把紫砂壶其实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各位紫砂新朋友们不妨参照上述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细心地如法炮制,即可养成一把人见人爱的好壶。养好的壶摆置架上,温润的光泽便像是自已的心血结晶,那份成就感可不是局外人所能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