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旅网(http://www.chalv.net):勐库大雪山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城的西北部,是孕育勐库大叶茶的摇篮,主峰海拔3233。5米,从县城所在地远远望去,重峦叠嶂,形成了一道面向西北方向的绿色屏障。
古茶树群落就分布在大雪山海拔海拔2200至2750米的山腰上,这里年均温度低于11℃,年降雨2000毫米左右,这里的自然条件正好是茶树生长的天堂。人迹难至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目前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大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植物专家和茶叶专家的鉴定,双江县大雪山野生古茶园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
在那次干旱发生之前,大雪山的植被非常茂密,特别是生长在山里的一丛丛竹林像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挡着人们对大雪山更深处的探索,别说是人,就连野生动物都很难在这些竹林里穿行。正因如此,隐藏在山上的古茶树群落始终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1997年的干旱给这些竹林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由于严重缺水,竹林逐渐干枯死亡,大雪山原本密集的植被也慢慢出现了空隙,周边的村民开始更为自由地在山上活动,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发现了除了单株的古茶树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大量的古茶树,分布面积达到了1。2万亩。这个重大的发现很快传遍全球,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被专家一致认为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双江县城也霎时间变得小有名气。
在发现的古茶树中,树龄为2700年的1号大茶树无疑最为抢眼,这也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树龄最大的古茶树。据专家考证,这棵古茶树位于海拔2720米处,株高16。8米,基围3。25米,胸围3。1米。“站在树下抬头望着茂密的茶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要知道,一棵茶树正常生长500年,才能长到与成年人一样的高度。”
勐库野生古茶树是一个野生茶树物种,在进化上比普洱茶种原始,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分,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世界茶树起源中心之一。古茶树专家马跃华介绍,在数百年前,居住在大雪山的拉祜族和布朗族人偶然间拾到了掉在地上的野茶籽,并用于人工栽培。随后,人工种茶的传统以双江为源头,通过茶马古道传到了云南保山以及更远的地方。
1998年,双江县成立了古茶树资源保护机构,并在古茶树群落所在的大雪山山腰上修建了双江孟库古茶树群落保护管理所。
为查清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地理位置,环境生态,野生茶树的生化成分,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并对其保护.对野生古茶树群,除双江县内有关部门及地县组织初步调查外,县人民政府对此先后作了详细考察的大量工作。
2002年9月20日,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向临沧行署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提交《关于对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群落进行科考鉴定实施方案的请示》.10月,县茶叶创新办张远来撰文《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的发现与保护利用开发建议》,《勐库古茶树的发现与保护利用开发的思考》.2002年11月28日,中共双江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勐库古茶树群落科考鉴定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的科考鉴定工作。
2002年12月5—86,由县人民政府组织,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茶业协会、临沧地区茶业协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野生古茶树考察组,对双江自治县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进行了现场考察、调查和采访,结合当地群众提供的相关资料,经充分分析研究,对勐库野生古茶树分布,环境生态、树龄形态特征得出科学结论。12月9日,在县招待所会议室召开科考鉴定汇报会,并形成会议纪要。10日,作出科考鉴定总结,同时由科考组成员张建邦向省创新办主任书面汇报考察结果,鉴定会议纪要全文为: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双江自治县西北大雪山中上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9°46′,—99°49′,北纬23°40′—23°42′,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群落所处环境条件和植被主要特点是: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的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其主要标志:
①板状根较发达(樟科、壳斗科);
②木质藤冠群落十分显著(如南五味子属);
③附生植物丰富(兰科、杜鹃花科和蕨类等).群落结构:主要建群树种为木兰科、樟科。壳斗科的种类并构成了一级乔木层;二级乔木层以勐库野生古茶树为优势。此外有五加科、茜草科、桑科等;林下大面积箭竹全部枯死,草木层主要有荨麻科等.在调查地块内,古茶树整个群落是原生的自然植被,且保存完好,未受人类破坏,自然更新力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在云南省内保存如此完好原始植被实属少见,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和保存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遭产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基因库。
2009年双江县出台文件,规定除了科研需要以外,勐库野生古茶树不允许任何形式的采摘行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