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普洱茶贡茶,以江内六大茶山为主,在清朝人留下关于普洱茶茶山的只言片语中,都云“普洱茶,产自六茶山。”清末之后,普洱茶贱,尤其建国后,古茶树被视为长得不小,产值不大,难采又占地的鸡肋之树,所以整个普洱茶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古茶树矮化运动,甚至直接成片砍伐,换上树小产能大,现代化管理的灌木茶园。在这个运动中古茶园有三种命运,一种是在平地,占用平整田地的,直接砍掉;一种是占用山地,种粮,更换茶园形态和管理困难的,采取矮化措施;还有一种长在深山里,离村寨远,经过数十年动乱和民族迁徙后,已经被人忘却。
目前留下来的古茶园,要么长在崇山峻岭里,在“茶贱”的年份没有影响到人类栖息,要么长在山坡上,被齐头矮化过一回,要么面积不大,房前屋后,零零散散,不占用正常农地。当普洱茶兴起之后,人们开启了一股寻茶之风,或者专家学者,或者茶人爱好者,或者是本地村民,翻山越岭,给今大部分保存完好的古茶园赋予了一段段惊喜而美丽的寻茶故事。
跨过澜沧江,进入勐海地界,布朗山,贺开,南糯山等等,茶园广度,品质一点不输于名噪京城数百年的古六大茶山。人们震惊着,回首溯源,才发现,早在明朝中后期,西双版纳片区十五座大茶山就已经成型,包括江内六大茶山,今勐海县七大茶山,以及澜沧县景迈茶山,景洪市小勐宋茶山。只是雍正年间江内六茶山划归普洱府,江外依然在车里宣慰司管辖下,而车里宣慰司是政治相对独立的政权,曾不止一次在清朝与缅甸之间摇摆,这大概就是江内六茶山能在中华的舞台上轰轰烈烈,而江外茶山连名字都难得留下的原因。
勐海县位于云南省最西南部,有漫长的边界线与缅甸相接,二者山连山,站在这边的山头可以看到缅国的日出,翻过一道山沟便是不经意的偷渡。基本特征是:
山高路弯森林深,人少村稀空气好;
香蕉橡胶普洱茶,雾锁夕阳醉游人。
勐海县境内山脉纵横间,鸟兽齐欢,也有广袤的坝子平地,离开县城便能吹到田野的风,所以也有“滇南粮仓”之称。在其境内,根据山系地形和古茶园分布情况划分,可归纳出七大茶区,即“南糯山,布朗山,路南山,贺开,勐宋,勐往,巴达山。”这些茶山重心分布在勐海县东南面,“勐往,勐宋,南糯山,贺开,路南山,布朗山”由此顺序由北向南分布在邦马山脉东岭尾部,唯有巴达山远离群众,独自处在勐海县最西侧,因此相对历史上热闹的布朗山——勐往茶马路,巴达茶山就常被不经意的冷落在一旁。
勐海县的茶,总体一个字“霸”!班章和易武,两个标杆级山头茶特色一对比,可见一般。而整个勐海县的茶,总体特色也是追随于布朗,班章。普遍是茶气足,汤质厚,苦涩重,回甘生津快而强;苦涩甘甜,协调性好,入口雄浑,迅速舒适地转化,从而给人喝到茶了,喝到真茶了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