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属于六大茶类中的后发酵的黑茶。有朋友问我普洱属于六大茶类中的哪一类。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简单探讨一下普洱茶。(六大茶类:绿茶,红茶,黄茶,乌龙茶,白茶,黑茶)
历史归属。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
现今归属。历史上确有把普洱茶归为黑茶类,在安徽农大出的陈椽教授的《制茶学》一书中即作此分类。但是,业内对此存在异议,主要是期工艺和黑茶有异。特别是近年,争议更大,直到近年来出来的云南省地方行业标准里,把普洱茶定义为云南一定区域内大叶种茶制成的紧压茶及散茶,算是在业内达成共识——即普洱茶是一特种茶,不属于任何一种茶类。
不要简单认为年代越久远越好。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在合适的储存条件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茶品的品质会朝“好”的方向转化。一款茶品如果起初质量未能达标,或者是后期储存不当,那么不论放上多长时间,茶叶品质都很难脱胎换骨。
而且普洱茶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造假做旧的很多。造假手段主要就是以湿仓加快生茶的陈化速度,制造出所谓的“陈年老茶”。或者把茶的包装做旧,以表现出陈旧感。鉴于陈年普洱茶的真假和优劣鉴定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有极大的困难。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开始注重养生,很多人都喝茶,但是对于茶谁也不敢说,真的就把茶喝明白了。而普洱茶又是比较特殊的一种茶。因为普洱分两种:一种是不发酵的生茶,我们称之为生普;一种是经过渥堆发酵的熟茶,我们称之为熟普。生普的原料是绿茶的加工工艺,熟普是经过几十天的渥堆发酵制作而成,目前普洱茶是被划分在六大茶类的后发酵的黑茶里面的。而生普和熟普虽然都是普洱茶,但他们是完全不一样的工艺、香气、滋味和口感。
追溯茶叶历史,一开始是先有生茶的存在。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准确的说是1973年才开始提出熟茶的概念,七三年以后才真正开始研发茶叶的发酵技术并制作。我们都知道普洱有储藏价值,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有50年的熟普,小伙伴们,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吗?哈哈!
云南普洱茶的原料,是云南大叶种的晒青毛茶。也就是说云南的绿茶是普洱茶的原料,采用的是云南乔木大叶种的晒青毛茶制作的。中国最老的普洱茶是清代的金瓜贡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由此可见普洱茶的储藏价值。普洱茶具有后发酵转化的特性,而生茶的后期转化空间更大,熟普经过四五十天的渥堆发酵以后,自身品质比较稳定,后期再转化没有那么丰富和活跃,不过加工工艺好,储藏好后期也会慢慢生金花。
生普在储存期间茶叶内质相互转化,储藏好的普洱茶今年喝和过几年再喝,滋味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像是在喝不同的茶。茶叶储存从新茶到老茶,也意味着茶叶从性寒转向温和的过程。相应的香气滋味,汤色,茶气等都会发生转变。
现在的普洱茶大多都是拼配茶。普洱是分等级的: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级别的划分是按照原料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级别就越高。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不会三级原料就都用三级原料,他会有一个很好的配对,根据口感,根据市场价格种种因素来拼配制作。
熟茶主要是喝汤汁的醇厚度和浓郁度,随着岁月的沉淀会有陈韵。对加工工艺有特别高的要求,一般刚制作好的熟普会有堆味儿,不过放置一两年堆味儿就会慢慢散去。生普主要生津回甘明显,在储藏过程中茶叶内质会发生变化,并且在云南茶产区,各个区域的普洱味道不一,比如布朗山的班章滋味霸气厚重,易武柔和清甜,老曼娥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