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河州基本概况
1、地理区位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东经101。47’-104。16’,北纬22。26’-24。45’之间,地处中国云南省东南部,北连昆明,东接文山,西邻玉溪,南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848公里,北回归线横贯东西。全州国土面积3.293万平方公。下辖4市9县,总人口456.1万人(2012年),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有10个世居民族,有241万少数民族人口。
2、自然条件
红河州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占云南省的1/10,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属北热带、南亚热带和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15~22℃之间。
二、茶产业概况
红河州茶叶种植主要分布在元阳、绿春、金平、屏边、红河、蒙自、建水等7县(市)72个乡镇,有8.5万户23.8万人涉及茶叶生产经营。到2013年末茶叶种植面积43万亩,投产面积31万亩,茶叶总产量1.53万吨,工农业产值达5.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69亿元,工业产值3.61亿元,茶农人均收入1892.86元,有初制茶场177个,精制生产企业21家,通过QS认证15家,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云南省著名商标3件。已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工企业,并创建了玛玉茶、云雾茶、糯米香茶等茶叶品牌,研制开发了梯田秀峰、真香茶、大围山秀峰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茶产品,开发出茶多酚及茶康素、茶逸素、茶纤素等保健软胶囊。其中:“春牌”普洱茶、绿茶、玛玉茶、“王国牌”梯田秀峰、真香茶、云雾茶获国家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红河州茶叶企业规模化、规范化的及品牌的不断发展壮大,使茶叶产品从传统的毛茶原料向名优绿茶、袋泡茶、茶保健产品等拓展,销售区已从省内的普洱、版纳、大理等传统的销售地向东北、西北地区拓展,并远销韩国。
1、种质资源
红河州是茶叶原产地,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是古茶树资源较集中区。20世纪40年代,中外植物专家在金平县的分水岭、屏边县的大围山、红河县的阿姆山、元阳县的观音山等自然保护区腹地和边缘一带发现了许多野生古茶树资源。1981年至1984年云南省茶树品种资源考察表明,全世界先后发现的茶组植物40个种和变种,分布云南的有33个种和变种,分布红河州的有14个种和变种。红河州茶树品种占全世界茶树品种的35%,占云南茶树品种的42.4%,其中玛玉茶、园基茶、哈尼茶、紫果茶和苦茶等5个品种为独有的茶叶品种。
特别是大叶良种绿春玛玉茶,具有植株高大(自然生长树高6.3–15.3米)、叶特大(长可达23.7厘米)、芽叶黄绿色、肥壮多茸毛、持嫩性强等优点。用一芽一叶制的绿春玛玉茶具有条紧重实、白毫显露、香气高久、滋味浓爽、久泡杯壁不起茶垢等特点。2004年9月,红河州林科所组织人员在绿春、元阳、屏边、红河、金平等五个主产茶叶县,开展了古茶树资源调查工作,此次调查全州拥有的古茶树资源在一万株以上,其中有野生型的4500株以上,有栽培型的5500株以上,主要在分散生在金平县的分水岭、绿春县的黄连山、元阳县的观音山、河口、屏边县的大围山、红河县的阿姆山五个自然保护区和其他原始常绿阔叶林区。
2013年3月由云南省茶业协会组织云南农大、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到元阳县、金平县、红河县、屏边县、绿春县、建水县等六县,开展了对古茶树的野外实地调查。经过多次调查,明确了我州是茶树起源地和茶树多样性分布的中心区。全州古茶树代表群落地理位置分布于东经101°51′-103°41′;北纬22°01′-23°17′45之间,海拔1350—2528米的北亚热带、暖温带。茶树资源水平分布广,垂直跨度大,分布区生态环境、气候类型复杂,具有茶组植物种和变种的多样性,又是茶组原始种集中分布的地域,分布有大理茶、紫果茶、圆基茶、大厂茶、厚轴茶、广南茶、广西茶、玛玉茶、底芋茶、哈尼茶、苦茶、普洱茶等多种茶种。有古茶树代表性群落15个,分布面积9800多亩,总分布面积5万多亩,分布特点为“大分散”“小集中”,伴生于常绿阔叶林和灌木林中。全州分布有野生型茶种、过渡型茶种、栽培型茶种三大类茶树品种,野生型茶种代表主要有厚轴茶(全州境内均有分布)、紫果茶(屏边县);过渡型茶种代表主要有大理茶(红河县);栽培型茶种代表主要有玛玉茶(绿春县)、圆基茶(红河县)、苦茶(金平县)、普洱茶(全州境内均有分布)。
2、栽培简史
红河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康熙年间,绿春县就有人工种植茶树和加工的生产出现。红河县在清朝光绪十年已形成一定茶叶种植规模。清朝后期至民国期间,由于战乱影响,茶叶生产萎缩。茶叶种植长期处于零星种植、生态型生产状态,直到上世纪七十年后出现了两次规模种植发展高潮,第一个发展高潮,即1973年至1978年间,开始大规模茶园建设,种植茶园13.5万亩,初步形成我州的茶叶生产规模,1978年产量达到308吨;第二个发展高潮,即1985年至1989年间,由于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州茶叶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到1989年底茶园面积发展到17.1万亩,产量2450吨,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得到了较快增长;到1992年才有恢复性发展,茶叶面积14.6万亩,年产量达2510吨。以后十几年间茶叶的面积和产量一直在14万亩和3000吨左右徘徊。
2004年以来,为推进“绿色经济强州”战略目标的建设,州委、州政府把茶叶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大力发展茶叶产业,作为解决红河南部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加以培植,进行了规划,出台了政策,制定了措施,红河州茶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5年种植面积达19.6万亩,产量达5000.2吨,创历史新记录。
3、生产茶类
红河州生产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和普洱茶。
4、科技成果
①高香曲含型茶叶开发研究
②茶叶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研究
③茶叶夏季低产茶园改造研究
5、其他
红河州发现世界上最古老金花茶树,2011年11月云南茶叶研究所茶专家肖时英教授到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考查新近发现的金花茶古树。该树身高8米多,主干最大直径40厘米。该金花茶树确实罕见,是目前国内外首例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金花茶树,初步估计大约有800--1000年树龄。大围山这棵金花茶古树具有很高的山茶科金花茶类研究价值,对促进红河州金花茶种植拓展和产品开发有很大的帮助。”目前,金花茶人工驯化种植在我州已获得成功,并已生产出高档金花茶膏和金花茶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