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一代文豪苏轼是个“情痴”。
他写给亡妻的诗句:“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字字凄凉哀婉,发自肺腑。
苏轼不仅是个情痴,还是个茶痴。他把茶看作一代佳人,“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一生对茶一往情深。
他一生与茶相伴,品茶、烹茶、种茶样样在行。从峨眉之滇到岭南之地,茶陪伴了他辗转曲折的一生时光。
茶,助诗兴,助情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让人们误以为苏轼爱酒。其实,苏轼并不善酒,他曾作诗自嘲“吾少时望见酒杯而醉”。而对于茶则不一样,他是真正的嗜茶。
嗜茶到什么程度?创作诗词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睡前梦醒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夜晚办公也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就连出门在外,也要讨杯茶喝: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一生几起几落,数次被贬,辗转各地。从蜀地到钱塘,从钱塘到岭南,从岭南到宋辽边境,让他见识了祖国的大好山川,也让他品尝到了各地不同风味的茶。
其存世诗作里几乎可以见识到宋朝所有的名茶。有杭州的“白云茶”,湖州的“顾渚紫笋”,绍兴的“日铸雪芽”,四川涪州的“月兔茶”,江西分宁的“双井茶”,湖北兴国的“桃花茶”…
嗜茶,精于茶
苏轼是个全能生活家。他爱美食,对美食亦有研究。他爱茶,对品茶、煮茶、茶艺甚至种茶都有亲身经历和深入研究。
他认为烹茶的水,要用“活水”,还要用“活火”煮沸。“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
烹茶煮水的水温也有讲究。“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意思是水初沸泛起如蟹眼鱼目状小气泡,发出松涛之声时最为适度,能将茶香激发得恰到好处。
他对茶器的要求可谓吹毛求疵。他说“铜腥铁涩不易泉”,烧水不要用铜器铁器,石烧水味道才正。
他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种壶叫做“东坡壶”。
他在福建时,对建溪一代的茶事非常有兴趣,亲自体验采茶、制茶、点茶、品茶,并将全过程写成一首茶史上著名的茶诗:
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枪旗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凤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爱茶,更有茶的品质
文人爱茶,更爱茶所代表的一种“清幽、雅致、隐世、闲逸”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符号。
苏轼爱茶,爱的是茶淡然有味,清新雅致的品格,而这种品格也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在经历官场的大起大落后,他的茶诗里,有表达其看淡人生的淡泊情怀: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表达出他对浅烟疏柳、香茶春蔬的喜爱,更是对人间诸事的淡然喜爱。
当看到对茶农的横征暴敛时,他亦以诗词表达对农民的悲悯与世情的讽刺: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出官茶。
这时候的他俨然是个胸怀天下的战士,以手中笔抨击腐败的官场与当权者的恶政。
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命运不由人,苏轼也未曾向命运低过头,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他的诗词里,永远不缺豪放的气质,坚毅的品格和豁达的胸襟。所以他的茶诗里,最能表达其人格的,还属这句: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