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缘,源于三醉斋,于三醉斋的网络平台,结识了无数的茶友,虽素未谋面,却有如知己。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年龄,有共同的感官,有共同的眼光。面对同样的佳茗,会得出同样的品尝结果,终于会牵出跨越近千年的茶缘。
这一席茶,缘于三醉斋友赠双井绿茶,引起对双井绿的追索。
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黄庭坚在京任职时,收到老家送来的双井绿茶,他立刻将茶分赠给苏轼,并写下了《双井茶送子瞻》诗,诗中曰:“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霖霖雪不如。”黄庭坚把珍贵的双井茶送给老师苏东坡,自有一番尊师之心,同时也告诉他的老师说双井绿茶的品质十分优异。苏东坡品尝了双井茶之后,也赞不绝口,即回赠一首《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诗中曰“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此诗对黄庭坚所赠双井茶作了一番赞扬和表示谢意,称赞双井茶为“奇茗”,并且从泡到饮,都亲自动手,不叫僮仆去做,可见苏东坡对此茶之珍爱。苏东坡另一首写茶的《西江月》,其中有一句“雪芽双井散神仙”,由此可见苏东坡对双井绿茶的推崇程度。
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苏东坡谪居惠州期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句,应已是脱离了上层社会,作为非主流的下层人。已没有密云龙、顾渚紫笋,连焦坑茶也难得到。虽有罗浮山的好水,作斗茶《记》说:“岭外唯惠人喜斗茶,此水不虚出也!”再有茶艺高超的红颜知己王朝云在则,但都没有写下咏茶的诗词,只有后期写下无奈的《种茶》。《种茶》中“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不正是此时苏东坡的际遇吗?
因茶缘得双井绿茶,作为茶人,身居惠州,崇敬苏东坡对茶文化的贡献,崇敬苏东坡对早年惠州的贡献。惠州留下了苏东坡的不少足迹,建有苏东坡纪念馆,苏东坡的红颜知己王朝云墓就在苏东坡纪念馆旁,茶艺高超的王朝云也是茶友。双井绿茶与苏东坡有解不开的渊源,这双井绿茶又恰巧象是为苏东坡送来的,从1087年至2008年,跨越了近千年,缘分吧,茶也会有缘分的。此双井绿茶为苏东坡而来,用此双井绿茶茶祭苏东坡,了此茶缘。
于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上午,一个人背上所需的茶具等,来到风景如画的惠州西湖。周日,游人如织,由平湖门进去不远,映入眼帘的是苏堤玩月,再往前面是西新桥。这苏堤和西新桥是苏东坡是寓惠时为当时的惠州人做的好事之一。苏东坡不但为当年的惠州人做了好事,而且为日后的惠州留下了盛名,苏堤与西新桥已数次重建加宽,这苏堤玩月更成为惠州旅游的一景。
过了西新桥向前走,西湖边,雕塑有苏东坡食荔枝的铜像组。前面就是孤山,孤山上苏东坡纪念馆前的苏东坡雕塑像,在树荫中鲜花簇拥,景仰苏东坡的游人们络绎不绝。王朝云的墓就在苏东坡的雕像旁的六如亭,塑有栩栩如生的王朝云雕像,只有她才能读懂苏东坡满肚子的不合时宜,手持书卷,象是守候着苏东坡的神往。
在苏东坡纪念像前,摆下这茶席,简朴的竹席,符合了苏东坡率直、孤傲、超脱的性格。没有石铫,盛水用的是当年的茶壶,传承了久远的古朴。传说中是苏公发明的提梁壶,用来泡茶。汝瓷碗,宋代瓷器的辉煌,有这些工艺精湛的品种所贡献。刻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句的竹茶荷,是对为茶文化作出无比贡献;中国伟大文学家苏东坡的怀念。绿色茶罐是魏罗杰斋友用来装双井绿茶寄来的,水用的是苏公所写“不虚出”的罗浮山好水。茶点用荔枝干和客家米饼,这些都与当年苏东坡在惠州时所相关的食物,梵上三柱檀香,礼请苏东坡与王朝云。
请赏茶,嫩绿披毫的雪芽双井,“落磑霖霖雪不如”,黄庭坚对双井茶的描写。
孤山绿化林区,是不能生火煎水的,“飕飕欲作松风鸣”的声音于意境中寻吧。热汤温壶,涤尽尘埃,烘融此仙凡间的茶缘。
投茶,将双井绿茶徐徐洒入提梁壶中,恍如“雪芽双井散神仙”,再注入热水。
可分茶汤了,“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苏东坡对好茶称雪乳,斟茶声如松风。
第一碗茶先敬天地,第二碗茶礼敬苏东坡,第三碗茶礼敬王朝云。茶礼完毕,可感受“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的品茶滋味。
二泡品茶,看汤色黄亮,茶显栗香,滋味浓郁,回甘快,叶底柔软、嫩绿,芽头肥壮。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水平,对品茗的描写不同,但对茶品的品质认识是共同的。这就是茶之魅力所在,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使不同时代、天各一方的茶人连结上茶缘。
茶有道,茶有德,喜茶之人的道德之高尚,可以从苏东坡身影中看到。被贬惠州的苏东坡,在官场的失意和艰苦的条件下,三年间,仍勇于为义。建议免扰民建兵营三百座,为了修筑苏堤,连身上的犀带也捐献了。捐出大内赏赐的钱和黄金,资助道士邓守安建筑东新桥,资助和尚希固建筑西新桥和大堤。他亲自与建筑民工为伍,巡视施工进度,监督施工开支。此时的苏东坡,目光深邃,注视着西湖对面的惠州城。西新桥外,平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象“横看成岭侧成峰”,惠州今日的知名,有苏东坡当年为惠州所作出的贡献,苏东坡的形象,也牢牢印在后世人的心中。
作者:齐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