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茶文化?
专业书籍上说,茶文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样的定义很宽泛,很抽象。
有人说,只有“琴棋书画诗酒茶”里的“茶”才能称得上茶文化,只有带入了历史,融入了美学,保留了传统的饮茶方式,才能称作茶文化。
这种文化体现在唐宋时期的文人茶道中,出现在宫廷贵族的奢华茶会上,展现在茶画,茶诗,茶具,茶艺,茶俗上。
而那些,拿着保温杯,或者端着搪瓷缸,大口豪饮的日常,登不上大堂,算不得文化。
要了解什么是“茶文化”,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
关于文化,我认为余秋雨老师给出的定义最准确。他说:
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按照这个定义,那么茶文化,也就是饮茶群体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最终,是饮茶人体现出来的一种有共性的集体人格。
而对于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中国人来说,与茶结缘已久,渗透已深,几乎人人都和茶沾上一点关系。
这里,有爱茶成痴的人,也有饮茶解渴的人,有以茶待客的人,也有不爱清茶爱奶茶的人。
饮茶的群体范围,几乎覆盖到整个国家。饮茶群体的集体人格,也几乎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在某种意义上,茶文化,代表了和融合了大部分中国文化。不懂茶,也就不懂中国。
中国文化那么丰富,那么博大,如浩瀚星河。怎么这一片小小的叶子,就能代表和融合一大部分的中国文化呢?
因为茶很特别,它既是一种饮品,又不只是一种饮品。它在任何中国传统文化中,总能以一种姿态陪伴在侧。若深究起来,它又通融万物。
例如,泡茶的用具,就涉及到中国的瓷器,陶器,金属器的文化。连一个小小盖碗的设计,都融合了中国人"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
制茶的过程,讲究看茶制茶,看天制茶;
以及行茶的流程和礼仪,无一不包含着中国人的宏大智慧和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思考。
从古至今,中国的茶文化,上可追唐宋,雅致讲究到极限,下可至百家,朴实简单到日常。
而日常烟火中的茶文化,才是长久以来这杯茶精彩和热络所在。
文化,向上应抵达终极的精神高度,向下,应触及最简单的衣食住行。
很多人把茶文化看得太高深。以为懂茶文化,一定要知晓茶的历史,会讲茶的故事,品出茶的好坏,吟诵茶的诗词。
其实每一位中国人,都是茶文化的当事人,都是茶文化的传承者和缔造者。
中国茶,可以是江南杏花微雨下的优雅茶事;
也可以是高原上牧羊归来扫风去尘的那碗咸奶茶;
可以是老北京人逗鸟哼曲时案头那杯已被喝到快没味的香片,也可以是成都街头小巷的茶馆里侃笑打趣时那杯象征休息和享受生活的茶;
当然也是夜幕已深的写字楼里,电脑桌上的那一杯提神的热茶,或是婚礼上,新人敬父母的那杯喜茶;
辗转变化,又化作年轻人手中各种品牌的可口奶茶。
是的,一切文化最终都会沉淀为集体人格。茶的精神内涵,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人集体人格和气质信仰。
茶是怎样的精神内涵呢?
我想,第一个词应是包容。
茶,一片简单的叶子,落地生根,遍布世界。从药食到饮品,一直在不同的朝代和文化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
它并非像日本最初学去的茶那样,保留着一丝不苟的仪式感,即使它在不同时代中成为一种阻碍。
在中国,茶的形式一直在变化,也一直在融合和接纳新的时代和潮流。它可以加糖加奶,可以雅俗共赏。它既高贵清雅,又稀疏平常。
这是中国茶的智慧,也是中国人顺天应命的本能。
一切事物,要顺应变化,才得以永存。即使形式上变化,精神内涵却永存。这样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极为智慧的保留。这里面,少不了一种圆融而包容的理念和姿态。
第二个词,则是安静。
一杯茶的时间,是一种精神上的暂歇。若酒代表恣意,轻狂,豪纵,那茶就是安守,淡泊,静好。茶,透露出一种宁静的处事哲学。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静,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品质和能力。
人们聊事情的时候,若意见争执,一方说,喝杯茶吧。双方喝一口茶,精神上会瞬间变得理智和安静许多。
与日本茶道精神的“寂”不同,中国茶的“静”是一种更为深沉而容纳的状态。
在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里,实际上都是在追求一种“静”的心理境界。饮茶,则是最容易让人感觉慢下来,静下来的形式。
第三个词,则是自在。
很多人说,喝茶就是喝一个自在。是的,中国茶以其包容的姿态,滋生了自在的气质和情怀。
喝茶,百人百味。若喜欢松风竹林中取水细烹,是一种融入自然的心灵自在;若享受车船码头,田间檐下粗瓷大碗豪饮,也是一种充满世间烟火的无拘无束。
中国茶文化,无论以什么角度来解读,都是丰富而美好的。这种美好,世人若更为珍惜和安住,将会从茶里收获更多滋养生命的美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