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文化的历史源源不绝,听说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氏时期。其时神农氏尝百草,为百姓寻觅看病的良药,偶尔之中发现了茶树上的叶子煎汤之后香味扑鼻,饮用之后可以清心明目,醒脑提神,于是就把它命名为茶。从此,这种神奇的茶叶就在中华大了流传开来,并且渐渐地势成了中华独有的茶文化。
经过隋唐五代的普及洗礼下,加上禅宗的辉煌推动,宋代形成中国式精湛的品茗艺术,有别于煮、煎茶的饮茶方式。宋代宫廷与上层社会的饮茶习惯,基本上沿袭自唐代。随着文风盛行,加上《茶经》的推广使得人们对茶知识益加深入广泛,品茶的艺术,经蔡襄的《茶录》到宋徽宗的《大观茶论》问世,饮茶艺术已臻登峰造极之境。器用制作更细致讲究,植茶技术更是精进,文人将茶元素融入书画诗文的创作,饮茶讲究茶品和饮效,沏茶讲求火候和茶具。此时宋代的饮茶文化可说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年代。
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的因素。正如在品茶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当然也包括反映茶叶生产、饮茶情趣等的文艺作品;还有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我们所说的茶道、茶德等。这是茶文化的最 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你的心最 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鼓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茶香中,一颗心慢慢沉静下来。浮躁世界红尘滚滚,惟愿内心清风朗月。
在爱茶的人眼里只看得到茶,品味到茶的味道,以及茶中倒映着的自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爱茶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自己。因为他们常常审视自己,和自己对话。
不同季节,对应着不同的茶,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顺其自然,会让自己更轻松。很多茶友吃完早餐后第 一件事就是泡茶,一 天不喝茶总感觉少了一件事,已经是每天必须完成的一件事情就是喝茶。
茶道的形成是晚于茶叶被发现和利用的,一般我们认为茶道形成于陆羽茶经问世之后,在陆羽的推动之下粗放的饮茶方式转变为艺术品饮,特别是陆羽将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精华融入茶事之中,标志着中国茶道的初步行程。
在热闹的集市,喝着昂贵的茶叶,常常不如在山林深处,远观群山,取一壶清泉,生一堆木火,泡一壶自己喜爱的茶,来得惬意。安静地坐下,舀上一瓢清凉甘甜的山泉水,倒入陶壶中生火煮水,往事所有烦忧都被抛却脑后,望着炉中忽明忽暗的炭火时间定格。水开了,茶泡好了,各自喝下,一切归于简单,多好。
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跹起舞,如同一个个灵魂在水中游走。欣赏着茶的舞姿,倾听着怀旧的音乐,过去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