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当饮料解渴,生理需求。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形,讲究水质茶具茶境,喝时能细细品味,精神需求。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社交需求。茶道: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
人生虽有不甘,还需捧一杯茶,活在当下。社会是浮躁的,现实是功利的,我们总会迷失了自己,忘记初心。品一杯茶,静一静心,沉淀世间浮华。看茶起茶落,闻芬香肆意,悠远情深,诗意远方。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要苦一阵子。
正所谓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每个人眼里许有一方清雅静庵,可容花木葱茏,可盛香薰微漾,身心在此栖卧,不问世事。像饮一盏香茗,品茗感天地,甘苦悟人生,清风舞手心,明月划指间,静心享受其中;每个人心中或有一处淡泊净土,可纳梵音萦绕,可听心语呢喃,魂灵在此睡梦,脱离凡尘。
狭义茶文化:则往往独只落脚在人们的“精神感悟”的部分,指茶所能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注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展现,以雅为主,集中表现于诗词书画、品茗歌舞,音乐灯光等带给人们的清心高雅的内心享受。
蝴蝶梦破嗟年流,不解俯首寻茶瓯——宋·董嗣杲《录秋日藁因写客况寄王倅昆仲仲亦曾任衡倅》
心静只因心在禅间,听花开的声音,观叶绽的曼妙。阅读的乐趣、泡茶惬意,蕴隐于禅意中; 有一种共鸣,产生于沉浮间;有一种静雅,相向于清香上;有一种懂得,感知于冷暖时。一杯茶,一本书、一首曲,润泽了一份心境。
其实,给茶道下定义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茶道文化的本身特点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用心灵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轮,映像各异。“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即便你忙得很是不可开交,也应该约上朋友、爱人,或是自己在阳光下享受下午茶的时光,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和金 钱,而是能让你享受到生命的质感。
每个爱茶人的心中,都有一方净土,清雅的可容花木,可纳雅音。冬日的午后,闲暇时光,偷一片时光,饮一杯茶!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放得下。待这茶尽汤干之后,自有人会记得你是如何的满溢真香。恬淡的生活里饮一杯清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人,一壶,鲜果数只,足矣,浅酌慢斟,去留无意,眼中只有这一缕茶香,时光翻转,氤氲在茶香之间,安静一点,坦然一些,随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