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杯茶的时间感知生命的流逝和演化。喝一杯茶可能只是五分钟的时间。5分钟下不完一盘棋,5分钟看不完一本书,5分钟能干什么?5分钟可能只是走一条百米的街道,5分钟可能只是站在幼儿园门口等孩子放学,5分钟可能只是在柜台前询问了商品,5分钟可能只是餐馆里等服务员拿来了菜单,5分钟可能只是发一会呆……5分钟也可以是喝一杯茶的时间,一杯茶,能让人更换一种状态,从繁华到宁静。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
茶叶品饮的方法很多,以茶类可分为绿茶品饮、红茶品饮、乌龙茶品饮、花茶品饮、紧压茶品饮等。以添加佐料于否可分为清饮和调饮,清饮可品饮茶叶的真香真味,调饮因民族、地域、风习而异,且意义不同。现代茶艺在生活中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为休闲型茶艺,另一种为表演型茶艺,在社会活动中有不同的功能。休闲型茶艺随处可见,通过茶艺活动过程,调节精神状态,传递友情。
茶苦,如生活。苦涩,有时清淡如绿茶,有时浓郁如普洱。茶的形成是磨练的积淀,在烈日下发芽开花,在骤雨中成长,在疼痛中被分离,在烈焰上焙制,终用沸水沏煮。经历重重苦,方能流香。浮生不在,茶语清香,注一湾水,取一瓢茶,入壶、出汤、浓稠甜蜜。观而赏其妙,闻而悦其香。
前半生折腾自己,当繁华落尽,激 情褪去,余生只求安静。到了一定年纪,不是没有脾气,而是不屑再去生气。把余生的时间还给自己,还给快乐。不争芬芳,自带清香,有好茶喝,会喝好茶,就是宝贵的清福。余生,我只想安安静静做自己,不惧岁月,不畏风霜。余生,你想邀谁一起回归如茶生活呢?记得要好好珍惜他们。
茶道唯情,禅道唯心,这是根本的区别;所以有相对于禅宗的“戒、定、慧、缘”而确立茶道的“敬、和、清、寂”四大要旨,在出世的精神中融铸着高尚而通脱的世俗道德——处世恭敬、为人平和、品质清洁、身心静寂。这种修身养性的境界与传统的儒、道、释的宗教价值观殊途同归。
人生是一壶禅意绵绵的清茶。拿起抑或放下,得到抑或失去,都在一念之间。每个喝茶的人心中,都有一片不染尘埃的净土,那块净土在时间的轴里可能会越来越小,有人品出了苦涩,有人品出了清香,纵有万般滋味,都掺杂了人世间的情感。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中国茶文化的基础。
人生如茶,沉浮随意,自能品出生命滋味;人生如棋,攻守随势,自能把握当下契机;人生如书,精进随志,自能悟出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