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研学是一个近十年来才兴起的概念。 在2009年,广东提出了各级各类学校可在寒暑假和黄金周等法定节假日期间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修学旅游活动,同时教育部将修学旅游纳入学生综合实践课程。到了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7年7月24日,山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方案,规定各地中小学每学年安排集体研学旅行不少于两次。可以说,研学,在我国的教育部门眼里已经逐渐成为了学生的一堂必修课,但是因为推广的力度不够、要求不够,在诸多老师、同学与家长们的眼里,研学旅行还是比较另类的。那么,研学旅行对于学生教育的意义究竟在哪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双重比较。古代中国,孔子周游列国是研学的典型,后续的学者们受孔子的影响,也都非常崇尚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可以印证这一观点。而在近代以来的欧洲地区,旅游是贵族子弟的一种重要的培养方式。同时,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人也都不甘落后,他们也都崇尚“漫游式修学旅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旅游更是被欧美等国家作为学校系统内能拓宽大中小学生视野、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教育方式。
由此可见,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古代还是现代,研学旅行作为培养品格、陶冶情操的作用是被广泛承认的。那么,我们具体可以从哪些角度去理解研学旅行对于学生教育的意义呢?想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萤火世纪研学的提出的八字理念入手,即“知识、素质、技能、品德”:
首先,研学旅行有益于孩子们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巩固自己原有的知识。在旅行中,孩子们可以前往不同的名胜,并且对这段历史加以巩固、复习,也可以前往各类科技博物馆,学习各类科技知识,而在萤火世纪研学,其独创的“状元伴学”模式更能最大化榜样的力量,让孩子们在与来自清华北大的状元导师们的交流中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第二,研学旅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研学之旅中,我们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帮助孩子们在各个方面全面均衡发展,帮助孩子们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协商能力、辩证思考能力等等;
第三,研学旅行可以帮助孩子们提升自己的相关技能。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参加研学旅行,独自旅行非常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拓展交友面,学会怎样与同龄人和谐共处;
第四,研学旅行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品德。在萤火世纪研学既往案例的照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画面。研学旅行能够让孩子们理解互帮互助的意义,帮助孩子们学会互相谦让,遵守秩序,这是其他的旅行方式与教育方式无法具有的深刻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研学旅行都对孩子们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