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研学,大家却还是处于一问三不知的阶段。但是,实际上与研学相关的政策已经劈头盖脸地下来了。在2009年,广东提出了各级各类学校可在寒暑假和黄金周等法定节假日期间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修学旅游活动,同时教育部将修学旅游纳入学生综合实践课程。到了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7年7月24日,山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方案,规定各地中小学每学年安排集体研学旅行不少于两次。
首先,一名优秀的研学导师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建立一个更加优秀的思维模式。清华北大的状元导师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在哪里?实际上,这种差距正是思维模式的差距。思维模式的固化让我们没有办法跟上时代的速度,同样的一个问题,换个视角看解决方法截然不同。参加有好导师的研学旅行,带来的体验绝对是截然不同的;第二,研学旅行更多的是帮助孩子来自环境的反馈。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是第一次在没有家长带领的情况下出行,犯了错就需要自己承担,也没人兜着了。人是在与环境的不断的交互中学习的,举两个例子各位就能明白我的意思:
在高铁上,学生们大声喧哗,被其他人训斥。这个时候,没有家长护着了,孩子们知道自己犯的错只能自己承担。在来自环境的反馈中,孩子理解了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我们应该遵守什么样的社会规范,如果不这样做,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第二个例子,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之间起了争执。大家平时可能都是家里宠惯了的孩子,不知道谦让,也不知道对什么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A孩子发火了,B孩子也发火,这时候老师请C、D两个孩子做了表率,表现出了小组合作的友好,A和B就接收到了来自环境的反馈,在下一次的与他人合作的关系中,他们就知道怎么处理这些问题了。
身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明确,单靠应试教育的知识,孩子们很难应对社会上的困难。研学,是对应试教育的有力补充,它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在知识上有所长进,也能让孩子们学习社会规范,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各位家长,你们还在犹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