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之前,我在国内很多茶叶批发市场里,见到过很多往低端的碧螺春里面混加进毫毛的现象,那些毫毛也许是其他植物上的,被收集起来利用,以提高茶叶的显毫。这么弄出来效果,其实并不理想,稍微仔细看,毫毛没有长在芽叶上,内行人很容易就识破了。加上这种茶,大多数卖价都不过百,逐渐的也就没有人这么做了。
2008年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在俄罗斯口岸城市绥芬河开水果超市的朋友,生意做得很大,后来不知道怎么得,稀里糊涂就经销起茶叶来了,当时的供货商给他个喷壶,里面装着一些液体,就让他在俄罗斯客商来之前,先往那些陈茶叶上喷一喷,会使茶叶看上去崭新有光泽,但是两三个小时之后,就又回到原来的样貌了,他也不清楚那些液体是什么,一直是这么销售茶叶的。
我听着有些感慨,这样的销售手段也敢用,最后吃亏的一定是自己,还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声誉。
俄罗斯作为世界三大茶叶进口国之一,可是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数量就极少,除去经济原因以外,很可能就跟早期的边贸这么乱整乱来有关。
2017年春天,我在云南凤庆遇到了丽达茶厂的两位经理,在闲聊天的时候,其中一位就委屈说,他们厂是采用传统工艺来制作滇红,但是并不好卖,日子也不好过,很多客户都只喜欢金芽金毫多的滇红,市场上有些是加了色素的,各地都有这种情况发生。
这样的茶冲泡一杯放一晚上,第二天就会发现杯子内壁会被染红,越是金毫多的,越可能涉及柠檬黄等色素添加。
清朝末期,咱们江南的一些茶商,为了延长茶叶的存储时间和增加茶叶重量,就往出口国外的茶叶中随意加滑石粉,后来经自然的发展成了必须工艺,最后恶果自食,从世界第一茶叶大国迅速衰败。
国人在茶叶方面造假,是否可以继承和发扬下去,但市场竞争力的大手,会做出调控,商业上,把客户端傻子糊弄的人才是最大的傻子。
前些年还有给某些绿茶黄茶加蜡的,这样做出的干茶看上去芽叶光滑,可是入口舌面上会有辛辣感,放在白纸上用熨斗走一下,再看这个白纸,有蜡的就会留下痕迹;近些年又出现加糖的情况,主要体现在红茶上,想要模仿金骏眉的蜜香,但是做不出来,一发狠,有些厂家就干脆直接往里加糖,甜蜜素之类的,这东西也容易被识别,抓点干茶在手心里,攥这么三分钟,多数手都会发粘,冲泡后一开汤,甜度马上显现,但是两泡之后就不甜了的,这些都说明是添加了糖。
干茶也都会因为加糖,烘焙,结果出现一样的黑红色或者是黑亮的泛着贼光的那种颜色,这种多是加了抛光工艺,注意一些,是可以识别出来的,那糖香过于逼真了,不是产业该有的甜度。
红茶有添加物质,属于传统工艺的一种,比如荔枝香红茶,玫瑰红茶等等,都有可能添加,这属于正常范畴的,对人体无害的,还可以提高市场的接受度,国际上都喜欢这么做。
红茶本来就是各茶叶中最饮料化的一种,以拼配和添加为主流,比较而言,咱们中国的红茶算是最纯净的了,各种添加都容易使得茶汤的沫子增多,冲泡茶留心茶叶前三泡的沫子变化,这是个好习惯。
第一泡沫子多,也许是因为高中水或者是茶叶本身的茶皂素或者糖分高,这是情有可原的,第二泡第三泡沫子还很多,但这种情况就要留心了,茶汤方面,加过的会有油腻感觉,并且容易不显回甘。
在添加香料上,乌龙茶中也会有这种现象,多见于低档茶中,香精,奶味精这类化合物有挥发性,干茶闻上去就花果香明显,一开汤香气高扬,几泡后就迅速地降低,那这类茶就要怀疑,而那些干茶闻不出名明确花香,第二泡第三泡比第一泡还香的,就完全可以放心了,不会有添加香精这种情况。
有些茶添加是办公开的,现在也获得了认可,更香更甜更好喝,比如台湾的金萱乌龙就是代表,日常食品饮品中常见这些东西,所以只要不过量都属于安全的。
有些茶还会增加一道香花印制程序,或者加入天然香料,公开了这个制作方法,那就归属金花茶家族里了,属于再加工厂类,要是作为保密工艺,不对外宣传,我们就只能是把它归属于本来的茶系中,所以这种情况在分类上就容易出现混乱,也造成一些神秘色彩。
茶喝得多了久了,自然会察觉到是有添加的茶还是没有的。
事无反常必有妖,一旦茶叶的香气或者甜度口感,你感觉超常规不自然不持久,甚至是太好了,那这也许都是缺点,是不真实的,感觉不是茶这种植物能有的香气的时候,这就要注意了。
另外,像一些常见的是饮料中出现的香气,比如水蜜桃香啊,橘子香茉莉香等等,这些香精都是比较成熟广泛应用的,遇到这类香型极为明显的茶叶时候,就要注意了。
但如果喝什么茶都怀疑心虚,这个只会是增加自己的烦恼,影响了品尝心情,大可不必的,就知道,相信也许会受骗,那怀疑也许是冤枉茶,两者既然是都可能错的,那就选择信任,这样是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