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因其制作工艺独特,不炒不揉,至简工艺成就出白茶的独特魅力。
福建福鼎作为白茶的发源地,在白茶这个大类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
今天主要来讲讲福鼎白茶的起源。
地理位置
"潮萦岛屿,嶂锁温衢",这是清朝乾隆年间福宁府知府李拔对福鼎的描述。
福鼎位于闽浙交界的福鼎依山傍海,山海相济。
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全年气温适宜,平均气温在18.5℃,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600毫米左右、偏酸性且肥沃的土壤。
这些使福鼎具备了出好茶的条件。
福鼎人民也没有辜负这一片恩赐,21万亩的茶园分布在福鼎的17个乡镇,几乎村村种茶,乡乡做茶。
历史渊源
福鼎产茶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在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记载到:"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后来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应是南三百里。东三百里是误写。
而南三百里正是福建福鼎(在唐代称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
可见唐代长溪县也就是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
古老传说
太姥山是福鼎白茶的标志,虽然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唐代,但有关白茶最古老的传说在这里已流传上千年。
传说有一年太姥山周围麻疹盛行,许多孩童因此丧命。
太姥山下有一农家女子以种蓝为业,乐善好施,人称蓝姑。
有一天夜里,蓝姑在睡梦中梦见南极仙翁给她托话,
说:"在鸿雪洞顶,有一株树名叫白茶,它的叶子晒干后泡开水,是治疗麻疹的良药。"
蓝姑醒来以后便立即去鸿雪洞旁,果然发现一棵与众不同、亭亭玉立的小树。
这个茶树采之不尽,蓝姑为了救山下的孩子们拼命采茶做茶,
然后亲自把茶叶送到每个山村,教乡亲们怎样泡茶给得麻疹的孩子们喝,最终战胜了病魔。
后来的人们感恩怀念她,尊称她为太姥娘娘。
现如今,鸿雪洞旁的那棵茶树便是福鼎大白茶的始祖,后来有文人墨客称其为"绿雪芽"。
神话传说中救死扶伤的事件,乃人间之大德,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了解福鼎白茶的起源之后,对它又多了几分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