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名词。溯源此词出于“茶马互市”。由于我国中原地区缺马,而回纥、吐蕃地区缺茶,唐时开始实施以内地之茶交换边区之马的贸易政策,史称“茶马互市”。随着贸易的发展,交换茶与马外,还有内地的丝绸、布匹、五金、百货等,与青海、西藏、新疆、蒙古等边区的皮张、羊毛、虫草贝母、麝香等土特产开展易货贸易。这样就形成了一些商旅、驮队、马帮运送货物的通道,这些道路源于“茶马互市”,以运输茶叶、马匹为主的道路,故称为“茶马古道”。
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称“往年回纥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这是指唐贞元(785~804)中期的事。开创了唐与回纥(蒙古)茶马互市的先河。当时国都设在长安(西安)主要是动用陕南汉中一带的边茶,汉茶不足还需调川茶入京。形成几条运茶送马的古道,继而与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进行茶马交易,这样茶马古道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仅以进入西藏的古道为例,主要的就有三条,即“川藏茶马道”、“青藏茶马古道”、“滇藏茶马古道”。而进藏后,还有由拉萨继续外延至南亚、西亚和东南亚等古道,地跨数万里,时跨上千年。
我国西北的古丝绸之路,目前尚未发现茶的记载,但它并不等于没有茶马的交易,没有马、驼、牦牛的驮运。我国古巴蜀(含四川及陕西秦岭以南)是最早将茶叶作为商品贸易的地方,也是最早边茶的供应地。因此茶马互市的茶源于此,而茶马古道的开辟亦在此。若以成都为中心,茶马古道和就分北古道和南古道。
北道最重要的应为金牛道—子午道一秦直道,金牛道:这条道路是联结成都与关中的主要道路,南起成都,经全雁、白马关、石牛铺、梓潼、剑门关、五里峡、牢固关,经金牛峡、勉县,止于南郑,全长500公里,再经子午道由西乡至长安,全长500公里,再经秦直道,由咸阳经榆林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长800公里,从成都至包头全程1800公里。
另一条,是以两湖茶为主的水陆并兼的古道:湖南安化黑茶经资江顺水下益阳再经岳阳至汉口,湖北赵李桥羊楼洞黑茶经水路至汉口,两湖茶均逆汉水至襄阳,再经马驮牛拉翻越秦岭至黄河,然后再分两路,一路走东口(今河北张家口),往北入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路走西口(今内蒙古包头),两路不但交换马匹、药材,东路茶还能运至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最后抵俄罗斯贸易重镇——恰克图,开辟外销市场。
南道重要的古道有三条:
川藏茶马古道:此道开辟最早,有两条,一条原称“旄牛道”。起于成都,经临邛、邛崃、雅安、严道(荥经),越邛崃山的大相岭,经旄牛县(汉原),过飞越岭、沈村,渡大渡河,至木雅草原。另一条为雅州路,路线为雅州、天金、泸定、鱼通、丹巴、道孚、甘孜、德格入藏。
明代川藏茶马古道分南路与西路两条。南路黎雅路,由雅安经荥经、黎州(汉源)、泸定、鱼通、丹巴、道孚、甘孜、德格入藏。
明代顺藏茶马古道分南路与西路两条。南路黎雅路,由雅安经荥经、黎州(汉原)、泸定、磨西、打箭炉、道孚、章古(炉霍)、甘孜、浪多、柯洛洞、林葱、卡松,渡金沙江,经纳奈、江达至昌都,再进拉萨。西路:由灌县沿泯江上行过茂县、松潘、若尔盖,经甘南至河州、泯州至青海。
青藏茶马古道:唐宋时期青藏也是主要的马源之地,其主线即为唐代开辟的广蕃古道,东起关中地区,沿河西走廊经兰州、西宁、玉树,过金沙江,经昌都、那曲地区至拉萨。
滇藏茶马古道:唐代即已出现。其路线是思茅、大理两面江、中旬、德钦、芒康、左贡、昌都、拉萨。
在滇川,藏或陕、甘、青,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短线的茶马古道,也有一些长线古道还没被完全挖掘。以云南省为例,据云南茶叶茶文化工作者研究,仅由普洱出镜的茶马古道就有五条:有东北路(普洱到昆明)、有西北路(普洱到西藏)、有南路(普洱到车佛南缅甸)、有东南路(普洱到越南)、有西南路(普洱到澜沧、缅甸)。
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的纽带,它促进了民族团结,民族互利的亲密关系;也带动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它也见证了我国民族的团结和统一,茶马古道也带来了当今旅游业的兴旺与发达。
推荐阅读
广东茶旅:上茗轩“四季茶旅”欢迎你 去参观广东省第一家红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