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来了。
“天高气清,今晚会转寒”,十一月的夜晚,适合读挪威诗人奥拉夫·H·豪格的《十一月的夜晚》,“我仔细检查了果园,/知道/一棵树上还有苹果。/我希望还有一些温暖的日子。”
十一月的夜晚,小侄女被强行戒奶瓶,不料她连最爱的牛奶都不喝了。没有奶嘴的安抚,她成了夜猫子,凌晨一两点还要大人陪她玩,高兴了就嘻嘻哈哈地笑,不高兴了就哭闹。而后者多是因为几天拉不出便便而导致的。某晚,她爸爸气得抡起手就往小女孩的腿上“啪”一巴掌,顿时哭得撕心裂肺,我都忍不住跟着落泪了。我们常说孩子像一张白纸,孩子的好习惯坏习惯都是大人养成的,应该反省的是大人。那么要怎么教养孩子,大家才会舒服愉快呢?存在理想的愉快的养育方式吗?
十一月的夜晚,去久未见面的朋友家小坐,我们聊了很多,也聊到了教育的问题。朋友的大儿子读八年级,年级排名从七年级的二十多名掉到了现在的一百名开外,她焦虑、自责,认为是自己的身体原因造成的,非但无法照顾到孩子,还影响了孩子的学业。她想让我跟孩子好好聊聊,毕竟是看着他长大的,孩子多少会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聊着聊着,那孩子说起了七年级时任英语课的郑老师,我追问他口中郑老师的名字,竟然是我初一时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时间一晃,二十年了。
郑老师对每个学生的要求都很严格,但是她从不歧视所谓的差生,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她会让成绩优秀的同学与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一对一结伴学习,以先进带后进。初一期中考试后,郑老师挑选了几个英语成绩较好且离她家较近的同学去帮忙批改试卷,我是其中之一。我记得当时我们改着改着卷子,她接了个电话,全程英文对话,她的专业水平在我们心中一下子又拔高了几个档次,那种“我要把英语学好”的决心油然而生。朋友的儿子,我的“亲师弟”,初一对英语充满了热情,也说多得郑老师的照顾和引导。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他影响的不止是一个学生的眼前,还有将来,乃至整个人生。就像已经不再教我“亲师弟”的郑老师,不管是二十年前还是二十年后,她都是学生眼中、口中、心中的好老师。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我们都很幸运,遇到了那棵树、那朵云,遇到了那个召唤我们的灵魂。
小孩聊完离席,我们继续聊。聊的几乎都是平常日子里的鸡零狗碎、一地鸡毛,扫也扫不完的边角料。《平常的日子》多像为她而写:“巨大的风暴/已是你的过去。/那时,/你没问过/你可以存在,/来自何方,去往何处,/你只是在风暴里,/在焰火里。/但平常的日子/也能过。”这一年,她受的苦,身心的折磨和煎熬,我们谁也无法感同身受。最艰难的时刻,她都硬扛下来了,再咬咬牙,把2019年余下的日子熬过去,温暖的日子会到来的。
十一月的夜晚,下弦月高挂夜空,洁白的月光洒进关了灯的室内,我身体不适早早睡下。不知几点,被隔壁的吵闹声惊醒,迷迷糊糊中我抓起手机看时间,凌晨五点差十分。那个外地口音的妇女叫了有半个钟,大概是在骂夜不归宿的丈夫。什么好梦噩梦清梦浊梦在她的“呐喊”声中,都到了梦醒时分。
十一月的夜晚,清凉却不寡淡。
“夜是镜子的另一面,我们看不见的声音/自由弥漫,被深渊般的黑幕观照/而这浩大的表面总是平静/风总是轻轻地吹,仿佛为了记忆趁机浮起/而想象的夜空比实际更辽阔……每个夜晚/其实都在收集白天的故事/每张大幕都覆盖着一个纯粹的孩子/枕着时间的河床,安然入睡,如今晚。”
安然入睡,十一月的夜晚。
作者: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