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读书不应该苛求任何客观条件,对于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阅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特殊的氛围中阅读,会使人收获更多的欣喜和趣味。当阅读的意境被营造出来的时候,人们的阅读感受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红楼梦》这部书是我的最爱,在不同的场合,我曾反复读过许多遍。我以为我对《红楼梦》这本书已经很尊敬了,但当我读了清代蒙古族红学家哈斯宝的《新译红楼梦》之后,却惭愧万分。哈斯宝对曹雪芹和《红楼梦》敬若神明,每读《红楼梦》之前,是必须焚香沏茶的,他在书中写道:“要特说一句,后日锦绣肺腑的贤哲之士读此《红楼梦》,案头必备高香清茶才应开读。点高香,是为报答作者写出这部如锦似绣的文章,留给我辈赏心悦目。沏清茶,是要洗涤我辈几天积下的愚心浊肠,赏心悦目,读此锦绣文章。”哈斯宝所要强调的,其实就是读书的意境。
近读民国学者浦薛凤的回忆录,浦教授在书中两次提及了少年时代读书的经历,虽然只是短短数语,却真切地描绘出了读书的意境:“予曾携带《三国志演义》,坐言墓石长凳上翻阅。白云在天,鸟鸣于树,野花缀地,景象优雅,自觉心旷神怡。”天上有白云;耳畔有鸟鸣;极目所见是遍野灿烂的野花……在如此优雅的环境里阅读,心情之舒畅可想而知。在另一段回忆中,浦教授写道:“家父曾语我,彼自幼刻苦读书,曾有七绝一首之末句,根据其屡次向予口述,迄今牢记胸怀,‘梦回萱帐读书声’。当时深更半夜,犹自油灯如豆朗朗读书之状况,尽情毕露。”夜深人静之时,桌上点着一盏油灯,人坐在灯下,高声朗读,读书声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很远!这是一种夜读的境界,是由声音营造出来的读书意境,在读书人的心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多年以后,午夜梦回之时,耳畔依然能响起朗朗的读书声。
词学大家叶嘉莹教授早年曾在哈佛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哈佛图书馆读书的时光令她十分怀念:“我在哈佛大学时,海陶玮教授真是特别优待我。他就跟哈佛燕京图书馆的人说:‘你晚上锁门,要特别允许叶嘉莹先生可以留在图书馆里继续工作。’……下午五点钟以后,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走了,图书馆的门关了。在四壁都是书的图书馆里,我一个人可以工作到任何时候,那是最美好的时光。我这个人喜欢工作,我在哈佛时,工作的环境好,允许我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工作到深夜,而且窗前的风景也很美,我的窗前是一排美丽的枫树,夏天高大的枝叶随风起舞,秋天满树的嫣红的红叶,冬天树上覆盖着白雪……”图书馆是宁静、安谧的,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的意境无需刻意营造。满架的图书、四溢的书香、挺拔秀丽的植株,这一切多么令人迷醉?在这种意境中读书,无疑是一种高级享受。
在笔者的读书经历中,也曾遇到过许多难忘的读书意境:我曾在家乡的山中阅读,在一个明月朗照的秋夜,在山顶的一个窝棚里,点着一盏煤油灯,在灯下静静地阅读。一轮圆圆的明月高悬在夜空中,星河灿烂、月华如水。山中的月色,总是那么迷人。在有月光的山里读书,是一种曼妙无比的享受。我也曾在海边阅读,坐在海边的沙滩上,面对着海面上汹涌的波涛,静静地阅读那些人类不朽的经典。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阅读之美,仿佛看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丽景象。我也曾在湖边阅读,盛夏时节,湖中的莲花次第开放,我坐在湖边,读着这样伤感的诗句:“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叶为谁苦?双花脉脉相问,只是旧时儿女!”这样的诗句,让我相信,每一朵莲花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读书是灵魂上的事。生命有限,岁月无涯。当我们用高贵的阅读方式来为我们的生命装点皇冠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变成精神上的富翁。手捧书卷,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沉醉在一种忘我的境界。这样的读书意境,能荡涤心灵的污垢,使人领悟人生的真谛,实在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诸多不同的阅读体验,带给了我许多不同的阅读乐趣,那是美的体验,是一种愉悦的心情,充实了我的内心,也升华了我的精神境界。
作者:唐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