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拿得起,放得下。拿起筷子,在艰苦红尘中开始找寻短暂的安慰与满足;放下筷子,就要直面人生的酸甜苦辣。
筷行成双,这是西洋人也许难以参透的东方智慧。左和右、前和后、上和下、阴和阳,两根有温度有纹理的棍子平行或相交,衍生成人的拇指、食指、中指:夹、戳、挑、翻、转、扣、掰、穿、串、扭、刮、蘸、提,样样在行,在千变万化的味道中穿行,挑起世间的情长意短,品味人间的千滋百味。号称优雅又嗜肉的西洋人,只会像在手术台上持与兵器同源的冰冷刀叉,简单粗暴地切割、叉解半熟带血的牛排。只听过西洋侵略中国,未曾听过中国侵犯他国,我想,这跟国人的善良有关。连对上桌的事物都温柔以待的国人,怎会扛起刀枪主动冒犯他人?
筷行成双,独木难行,也许只有使用筷子的人才能理解中国人。国人喜欢成双成对,对二、四、六、八、十,特别喜欢。人世微凉,相依取暖。尘世苦,但只要还有一双筷子成双,就还没有理由忧伤。天上有一个太阳,就有一个月亮;地上有一个男人,就有一个女人;人有忧伤,就有快乐,哪怕这快乐是短暂的来自食物的滋养。人在,筷在;人走,筷还在,只不过是换种方式,成双地直插在拱起的扣饭上。如果哪个孩子把筷子插在饭里,长辈一定会把筷子取出,放平,并告诫先人吃饭才插筷子。
筷子是父亲,出外谋食。瓷碗是母亲,守护着家。能夹什么到碗里,全看本事。孩子满周岁的时候,长辈就教用筷子,这是向世界讨生的基本技能。外面的风霜雨露不曾提起,只要那只碗还在等着,就一定得带点东西回来,哪怕蘸点盐巴也成。一双筷子,见证着尘世的浮浮沉沉,人情冷暖。人与人之间的嘘寒及问暖,一双筷子与另一双筷子之间的照面及告别,在缓缓流淌的岁月之河里微微荡漾。
碗是知足的,安分的;筷子是不满的探险家,时刻准备着出发,去尝试,去猎取。遇到刚碾的新米饭,满心欢喜。遇到柔情默默的靓汤,无计可施,只能蜻蜓点水地试探。遇见大鱼大肉,自然要好好滋润一番。遇到野菜粗粮,也会感激大地的恩,农民的汗。
一双筷子,朴实得像土地上的人丁。两只筷子,在各种味道间行走。人丁的两只脚,在百味人生里行走。普通用的普通筷子也许取材于竹子,亦或是木头,历经岁月的洗礼仍硬朗如初。普通筷子一般都能运数平坦,如同它的主人。若不幸被命运折断或煅烧,也不能草草处理。这是讨食的家伙,是天大的事,得用布包好,给寻个好归宿。
过年时,邻里会邀请一些孤家寡人吃年夜饭:“多一个人不就多一双筷子吗?”筷行成双,不冷;红尘有爱,才暖。
作者:艾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