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蒌是一种野生低矮植物,喜半阴,不耐暴晒,适合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在我们村子旁边的湿地上,灌木丛中,竹林旁或接近树荫的肥沃田头,人们都可以看到蛤蒌翠绿的身影,闻到它沁人心脾的芬芳。蛤蒌是农家生活的一部分,与民间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若有人问,蛤蒌为何受到百姓的青睐?那得从它叶片的形状和名字读音说起。蛤蒌的叶子呈心形,名字与“合老”谐音,寓意“合伴到老”。故民间有这样的习俗,青年男女订亲时,男方将蛤蒌叶放置聘礼中,女方家人则以之裹着槟榔咀嚼,祝愿新夫妇恩爱到老,百年好合。
蛤蒌不但味道好,而且对身体有益。乡下人喜欢拿它做成各式各样的美食,以犒劳自己的胃口。
村子里,人们拿蛤蒌做饭是常有的事情。做饭时,先把采撷来的新鲜蛤蒌叶洗干净,切成细丝,用猪油(或鸡油)将其炒熟,接着,拿炒好的蛤蒌与白米和在一起,加入切成小片的瘦肉或腊肠,放些许盐粉,然后将锅烧热,倒入少量花生油,添加作料炒香,最后把所有材料放进锅翻炒,闻到蛤蒌的清香后,铲起来放进电饭煲里,按平时煮饭的方法煮熟,就成了闻名遐迩的“蛤蒌饭”。蛤蒌饭带有一股特殊的野香,十分好吃。
大家都知道,吃蛤蒌饭,有百利而无一害。小孩吃它,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产妇吃它,能滋阴补血,调节内分泌,预防长色斑。
如果说,做蛤蒌饭比较简单,那么,包蛤蒌粽就要费些工夫了。
每逢端午节,我们农家有包蛤蒌粽的习惯。人们捡来适量的蛤蒌叶,洗净并烧水烫软,切成碎片后,加油和蒜头煎炒至熟,一并加入已经洗好的糯米中;洗糯米时速度要快,尽量不要让糯米在水中浸泡,沥干后加适量酱油和盐;切猪肉要肥瘦分开,将猪肉切成糖果一样小的方块,肥与瘦的肉块比以1:2为宜,然后加入作料腌制。包裹蛤蒌粽是讲究工序的,先把粽叶卷成圆筒状,折叠一头并捏住,接着往里面放近一半空间的糯米,加入适量的馅料,再用糯米填满,然后将粽叶另一头折叠裹密,用纱线沿粽叶四周缠绕绑住,粽子就算包好了。烧火蒸煮蛤蒌粽,要控制好火势,开始用猛火煮,后来用慢火温。这样蒸煮出来的蛤萎粽,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还易于储存。食用刚出炉原汁原味的家乡蛤蒌粽,真是其乐无穷。
有位同事曾讲过他小时候吃蛤蒌粽的故事,使大家颇受感动。当时一只蛤蒌粽只值几毛钱,但对普通农家来说,已经算是奢侈了。吃粽子时,他父母总是切粽子的两头来吃,中间部分留给孩子们吃,还说小孩子吃粽子的两头,会长不高的。同事说,当时他没想明白是什么原因,又不敢多问,长大后才懂得,父母是把粽子最好吃的包着馅料的部分留给孩子们吃。这家孩子吃蛤蒌粽,不仅享受到一顿美美的食品,而且浸润了一份浓浓的亲情。
包蛤蒌粽费的是工夫,而煎蛤蒌饼则讲究手艺。
在百姓的餐桌上,蛤蒌饼是上乘的佳肴。煎什么类别的蛤蒌饼,可根据家人的口味而定。就拿煎蛤蒌牛肉饼来说吧,可谓巧手出美食。先把优质牛肉剁成肉茸,加适量的生粉、小苏打、盐、胡椒粉、味精、生抽、麻油等,用少许水把它们搅拌成浆状。然后,选来大片的蛤蒌叶,洗净并抹干其表面水分,在每片蛤蒌叶面上沾些生粉,把牛肉浆按每只饼的大小分成若干份,拿来蛤蒌叶,每2片夹1份牛肉浆,压扁后摆放在簸箕里待用。最后,把油锅烧热,放入蛤蒌叶夹着的牛肉浆合炸,炸至牛肉浆熟透,捞起装碟即成。蛤蒌牛肉饼外爽脆内清香,又有营养,人人都喜欢吃。
蛤蒌除了做饭、包粽子、煎成饼外,还可以用来炒菜、煲汤、入药等。记得小时候,我们几个小朋友在村边打番薯窑,有个小伙伴随手拔来一把蛤蒌,放在滚烫的窑面上烘,顿时,一股浓郁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让人闻了有种清爽的感觉。蛤蒌的用途十分广泛,是难得的纯天然食料和药材,大家应该好好珍惜和保护它。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用蛤蒌做成的各种美食,不但摆上普通百姓家庭的餐桌,还鲜活在宾馆酒楼的厅堂,散发出诱人的馨香。有人吃它,胜于菜肴当作补品;有人吃它,津津有味口留余香;我等吃它,故乡情怀永驻心间。
作者:庞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