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的天空,山丘的阡陌,秋阳绚灿,越过车窗玻璃,双眼望过去,丰乐湖是一池碧蓝的翡翠。天上的蓝和湖里的蓝遥相呼应,空气清新,不大口大口呼吸,感觉都是在浪费,湖光山色美得让人不想说话。
“寻茶问源,当往富溪”。富溪乡位于徽州区北部,距黄山风景区35公里,东与歙县许村交界,南与呈坎镇、洽舍乡接壤,西与杨村乡毗邻,北与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相连。富溪乡辖光明、富溪、碣石、新田、呈阳5个行政村。全乡茶园面积1.8万余亩,2022年,全乡茶叶总产量736吨,是黄山毛峰的核心产地。
我以前上班的黄山北高铁站出站口,有一块黄山毛峰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六代人 一杯茶”谢裕大·谢正安于1875年创制了黄山毛峰。这样的广告语直击人心,杯里乾坤,山河欢唱,所列皆过往,四时俱华章。现在富溪乡有大小茶企40余家,茶业合作社19家,家庭农场17家。“谢正安”“谢裕大”“老谢家茶”“紫霞及图”获中国驰名商标,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华老字号”。
在富溪乡碣石村的茶文化长廊喝了毛峰茶,茶产自屋后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山,水取自堂前流过的小溪,白瓷盖碗里茶叶在水里载浮载沉,杯口热气氤氲,入口纯爽,茶香从舌入喉直抵肺腑。万物有灵,唯茶有魂,喝一口就让人想着牵着挂着忘不了。
茶文化长廊的宣传展板上写着:云上茶乡,红色富溪。百步红梯、红歌茶道、巡茶问源,当往富溪……然后在另一宣传册页上,我看到写的是:寻茶问源,当往富溪。猛然一看以为写错了,仔细一想,真是妙!从寻到巡,我看见了那个寻寻觅觅的身影,带着未知的探究,一路风尘仆仆走来,每一步都踩响大山的琴弦,我见青山多巍峨,溪水见我应如是,转山转水转村庄,溯源而来,从远到近,从低往高,站在北纬30度的歇岭头,一览众山小,有大王叫我来巡山的富足和骄傲。茶农做的事,是从茶山到茶杯。游客恰恰相反是从茶杯到茶山,一路走来,听鸟语花香,看漫山青翠,见证一株茶树生长的四季,看一片叶子的传奇。
时令深秋,天气还没降温,正午明晃晃的太阳打在红军路两旁的一丘丘茶园里,像镀上了一层金光,那些茶园,独具匠心,整齐规整,剪过枝后长出的嫩条迎风招展,各种形状的茶园遍布在天高山陡峭的崇山峻岭之峡谷之坡地之山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养一方茶。春发夏剪秋蕴冬藏,风霜雨雪都要经历,蕴天地之灵气,敛四季之精华,经历生长周期长的鲜叶内含物质才丰富厚重,茶的滋味才绵长醇正。黄山毛峰茶采用的是“黄山大叶种”,鲜叶于四月开采,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标准。经拣剔、摊放、杀青、揉捻、毛火、摊凉、足火等工序加工而成。
成品茶外形芽叶肥壮匀齐,白毫显露,形似雀舌,色似象牙,黄绿油润,叶缘金黄;内质汤色清澈明亮,清香高爽,味鲜浓醇和,叶底匀嫩成朵匀齐活润。
宋代王安石云:“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徽州人日常喝炒青,奢侈一些的才喝毛峰和猴魁,于我而言虽喜毛峰的鲜爽,但更喜滴水香里的那一丝苦,周作人的书斋叫“苦茶庵”。“苦味”是文人的精神追求,先苦后甜符合人生况味,更贴近茶的性情。
近年有人采来茶花和茶果烘干了泡水喝,不知道味道如何?茶花和茶果都清火,我小的时侯,奶奶眼疾,老是让我上山去采半嫩的茶果,采来后剥去外壳,挤出里面脆白嫩壳里的汁液给她滴眼睛,我好奇也滴进眼睛里,凉凉润润很舒服。
特别想念山乡的夜晚,山在那里,村在那里,溪水潺潺,头顶上零散几颗星作孤独状,月亮在更远又更近一些的天上,山高月大“她拿出最后的惊人之美”,这样的诗句送给富溪的夜晚是最合适不过了。
惊人之美,就是天然去雕凿的朴素清澈之美。
作者:方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