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堪称幸运。我们拥有充裕的物质,享有安稳的生活,按说应当活得格外开心。然而,我们跑得太快,有些珍贵的东西被遗落在身后,从此难以追回……
1
失落的“传统”
当下,过节往往变成抢红包、搞促销,节日的传统似乎仅剩下吃。许多年轻人觉得,现代的必定是最好的,传统的则是落伍的。他们将一些观念完全颠倒,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统统抛诸脑后。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国话,可我们的子孙却从小就开始学英语。不少土生土长的孩子,连一句家乡话都不会讲。就算赚再多的钱,倘若丢失了传统文化,也只会沦为“暴发户”,难以寻到中国人的根。
2
丢失的“热闹”
往昔,人们居住在平房里,没有网络,更没有手机和电脑。下班后、放学后,老街坊相互串门闲聊,孩子们尽情追逐嬉戏。谁家做了美味佳肴,也会端给街坊邻居品尝一番。如今,人们住进了高楼大厦,在电梯间碰面,甚至连对门邻居姓啥都不清楚。家里做了满满一桌好菜,一家人围坐一起,却各自低头玩手机。微信上发上百条消息,都比不上见个面、吃顿饭来得实在。现实中的人是有温度的,现实里的生活,更需要热闹的氛围。
3
失落的“麻烦”
生活愈发便利,人也被“宠”得越来越懒,越来越惧怕麻烦。不想去购买纸质书,还能在网上阅读;不想花费时间看文字,还可以去刷视频;觉得看视频的时间都长,于是又有了倍速播放和短视频。饭无需自己做,门也不用出,在网上下个订单,就能直接送到家门口。无论想要什么,只需动动手指,即刻就能得到。丢掉了麻烦,同时也丢掉了生活中的乐趣。抵御“方便”的诱惑,学会“延迟满足”,让生活回归正常的节奏。
4
失落的“情亲”
人与人之间,关系愈发淡薄,从不再走亲戚开始。80 后、90 后这几代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来就只有父母,没有亲生的兄弟姐妹。等到他们真正成家立业时,他们的孩子,甚至连堂亲、表亲都没有。生活条件极为优越,亲情观念却相当淡薄。血缘的联系变浅了,亲人的关系也就疏远了。
5
失落的“健康”
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现代人生病却越来越早。在家总是手机不离手,出门坐车无需步行,快餐零食当作正餐吃。吃得好、活动少,把孩子养成了“小眼镜”“小胖墩”。夏天有冷气,冬天有暖气,人体逐渐失去了温度调节的能力;洗澡过于频繁,清洁过度,致使皮肤保护膜受损;稍有小病就打针,抵抗力也随之下降,体质不断退化。
6
失落的“回忆”
曾经的广告是吆喝声:磨剪子来,戗菜刀!曾经的孩子们做游戏,女孩跳橡皮筋、踢毽子,男孩打弹子、拍画片……曾经的书包是军绿色,曾经的交通工具是 28 加重的自行车。这些童年的回忆,还有那些老街老巷,都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仅留下几张老照片,存留在口口相传的回忆里,年轻人再也无缘得见。
7
失落的“简单”
50 年前结婚,“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30 年前结婚,“三大件”是冰箱、彩电、洗衣机;如今结婚,“三大件”是房子、车子、票子。日子越过越好,人们的欲求也越来越多。幸福的生活,原本没有那么昂贵;日子过得简单些,也不会那么疲惫。
8
失落的“珍惜”
过去的人,衣服仔细地穿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的人,衣柜里塞满衣服,才穿一季就觉得不再新鲜。过去买粮食得凭票,现在的人,馒头吃不完,直接丢进泔水桶。请客吃饭时,为了面子,点很多菜却吃不完,实在令人痛心。勤俭节约是传家之宝,要知道每一件衣、每一粒米,都得来不易。懂得珍惜,方能留住福气。
如今,我们都已长大,有些东西也随之丢失,而且再也无法找回……人生有诸多滋味,总要等到一定年纪,才懂得去慢慢品味!然而当你开始明白,一切却已然遥远!珍惜当下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