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药大家族中,陈皮算得上是熟悉的配角。虽然,它不像当归、茯苓、甘草那样名声在外,但却同样展现着自己的个性之美,与融合之雅。它不显山露水,心甘情愿地当好“配角”。
中医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神农本草经》记载陈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气机,条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概括来说,陈皮具有行气理气、健脾和胃、止咳化痰等功效。除了陈皮自带的属性外,它还有个最大的“本事”,那就是协调诸药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陈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性温和百药 ,说白了,它就是能和许多药和睦相处,并且能起到助药的作用,它的包容与融合性令人感叹。
陈皮自古以来就是广东人的心头好,论价值,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的说法;论功效,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的美誉。在广东人的餐桌上,“陈皮红豆沙”是广式糖水中的翘楚,“陈皮牛肉球”更是广东人最爱的点心之一。广东对新会陈皮的热爱,绝非只言片语能够说清道明…
除了极高的药用价值,新会陈皮独特的陈香,也令其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香料和调味佳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早在宋代,广陈皮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销售至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
什么样的陈皮才称得上是佳品呢?当然是以陈放时久者为好,南北朝著名医学家陶弘景提出“须陈久者良”的论断。实际上从“陈皮”的名字上也可以得知,时间的沉淀才蕴藏出好味道。
陈皮似人,时间很久的陈皮长得比较“丑”,褪去了曾经的新鲜。就如同岁月渐老的人生,繁华渐渐淡去,美丽的容颜消逝,可是,在得与失的转换中,人生也变得更注重内涵。慢慢变得温和、温顺、低调。
“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能补、能泻、能升、能降,说明什么?说明陈皮非常的百搭,同时也说明陈皮啊其实是很厉害的。
讲几个关键的作用。
1、陈皮可以化痰
早上起来痰很多的人可以喝点陈皮水。
为什么早上痰多呢?因为早上阳气升发,在肺里面闷了一个晚上的痰随着阳气的升发也一并升了上来。
也有的朋友是从早到晚痰都很多,也可以喝上点陈皮水。
再有就是感冒以后咳嗽有痰,咳一次带一点痰上来,怎么都咳不尽,也试一下陈皮。
古时候,遇上那些痰湿很重的人来求医问药,中医大夫基本都会在方子里加一点陈皮,比如流传至今的非常有名的两张化痰方,二陈汤和温胆汤,就用到了陈皮。
2、陈皮能燥湿
再翻开《本草纲目》,里面有这样一段话,陈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
陈皮,味苦,苦能燥湿,再加上陈皮又擅长行气,气行则湿化。所以不管是湿也好,痰也好,陈皮都能治。
3、陈皮能理气,气不顺的人也要喝陈皮水
老是肚子胀,打嗝,恶心呕吐,这是胃气不降。
肚子胀,胃以降为贵,胃气本该是往下走的。
陈皮味是苦的,苦味可以降,可以把胃气降下去。而且它的性子并不刚烈,它是缓缓地去流通。
4、陈皮解腻消食,吃撑吃胀了,用陈皮
一些滋补的方子里也会加一点陈皮进去,补药大都滋腻,容易呆滞,进而化火,配上点陈皮,它就能把补药的腻滞之气给化掉,化掉以后才不会给脾胃增添负担,才能补得进去。
5、陈皮可以健脾开胃
没有食欲,吃东西比较少,可以用点陈皮泡水喝。
陈皮虽然是苦的,但苦味并不是很大,相反的,它泡开以后,入口先是清香,然后才是一股淡淡的苦涩的味道。脾胃喜欢香,芳香的东西一进到体内,它就变得欢喜起来,然后卖力地干活,这样一来,胃口就打开了。
6、陈皮还有解郁的作用
什么是郁,寻常人看到的是生气,是不开心,中医看到的是肝胆气郁。就是气堵了。比方说,很多人生完气以后常常觉得胸口堵得慌,就是气机不能很好地流通了,堵在那儿了。所以解郁,也是调气。这个时候也可以用一点陈皮泡水喝。
陈皮可是行气的能手,清代有位名医叫黄元御,他在《长沙药解》一书中曾提到:“陈皮,行滞气而泻郁满,善开胸膈。”
这意思是陈皮能把郁结的闷气通开,喝完以后打几个嗝,排几个屁,把浊气散出去,感觉就会舒坦许多,心情也能跟着好起来。像新鲜的橘子,剥开以后,一股清香扑面而来,那个气很清透,让人感到很舒服。
中药中讲究“君臣佐使”理论,认为各药之间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作为辅药的陈皮,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同时又能很好地融入。
我们的人生不也一样,找准自己的定位,演好自己所处的角色,不卑不亢,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大智慧。
陈皮不光是一味药,它更像位人生智者,无声地告诉我们如何从容面对时间,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