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城位于“九溪归一”的剑江河畔,众多河流汇入沅江源头剑江穿城而过。碧玉般的剑江水,沿江两岸莺语流花,青山耸翠,是一个山水交融、山清水 秀的天然生态环境,有“山水桥城”的美誉。
都匀毛尖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主产区位于贵州省南部的都匀市,目前茶园面积已达35.46万亩,可采茶园面积17万亩,有机茶园认证面积2.5万余亩,无公害茶园认证8.3万亩。在近日发布的2016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都匀毛尖以23.54亿元位列第12位。
匀毛尖茶生产历史悠久,迄今已五百多年。早在明代就列为上贡之佳品,深受明崇祯皇帝所喜爱,曾赐名为"鱼钩茶"。都匀市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镣绕,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好地方。茶树多生于峡谷溪涧两旁,有苍翠欲滴的常绿针叶与阔叶乔木为其夭然屏障,形成空气湿润与多慢射光的优良环境,因而茶树生长健壮,持嫩期长。生长在自然环境幽美的本地团叶茶树品种,充分表现出芽叶茸毛多、肥厚柔嫩、发芽早、持嫩性强的特性,其鲜叶内含物丰富,为创造都匀毛尖奠定基础。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曾题诗盛赞都匀毛尖茶:“毛尖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攻关灵”。都匀市现已初步建成“百里毛尖长廊”示范区,示范区位于都匀市西部,是集茶园生态观光,采茶体验、制作加工,茶 艺展示、徒步、露营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点。
为庆祝“都匀毛尖”荣获巴拿马世博金奖100周年建立,该园占地面积123亩,仿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茶馆古建筑群建造,其中包括1栋全国第一仿古茶博园大门楼、2栋茶产品交易中心楼、2座八角塔、1栋茶文化体验中心楼、1栋陈列馆楼。区域周边规划有茶文化广场、茶文化主题公园、百年毛尖古镇、饮食城等项目。
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这是手工毛尖茶传统加工工艺的流程。揉捻可增加汤色浓度;搓团是固定外形,卷曲;提毫时,茶团在两手掌摩擦滚动,茶条相互才会起毫。每一步温度、动作都严格要求遵守传统手艺。而绝活之绝,在于“提香提毫”环节。“这时,要改用特别采摘的杉桠烧火,让锅内温度迅速上升,茶香就能浓郁。”这一过程俗称“火中取宝”,祖辈发现的炒茶绝技就这样在张家一代代人的指尖上传承,一双双嫩手,也在炒茶过程中变得粗黑。
都匀古茶树群主要分布在斗篷山,斗篷山的古茶树分布比较散落,但数量多,主要株系为大叶种。螺丝壳目前发现的最大古茶树树高9.35m,径粗1.2m,冠幅10m,树龄估计在1000年以上。
长期以依茶养山、依山种茶的都匀布依族茶农,崇拜“万物有灵”,于是自然而然地把希望寄托于茶神,每年春茶采开采时,希望通过祭茶神活动来祈求上天茶神保持茶叶的丰收。
都匀市高寨水库茶园,位于毛尖镇坪阳村,茶园海拔1200以上。
都匀市供销茶园
格多苗寨的春天
都匀市螺丝壳河头茶叶专业合作社,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都匀石板古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民国时期拆古城墙石料铺砌路面,现存路段在文明路与民族路之间,由南向北依山升高约25度,平面呈S形,长200米,宽10米,路面由10,001块青石铺砌而成。街两头各配一对石狮,街口及半坡建有古式门楼88间,街道两旁房屋皆以古典风格建造,青瓦红墙,雕花门窗,整条街红楼鳞次栉比,古朴雅致。石板街北侧坡上原为古城城门,石板街路段是明清时期通往广西方向的必经之驿道。石板街上经常举行布依族婚礼、芦笙铜鼓表演及对歌等民族民俗活动。
凯口朵罗田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