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是重点。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国家乡村振兴计划(2018-2022年)》专门提出要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其中,广大农村青年无疑是重中之重。
01
社会责任感是新时代农村青年成长之必须
责任是伦理思想中的重要话题,是道德规范的重要范畴,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罗国杰先生曾经指出:“责任所包含的道德强制力和道德理性,是所有道德规范中最多的,也是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人的道德信念结合得最紧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责任在道德规范的整个体系中,是处于最高层次的道德规范。”
在有关责任的类型分类中,人们更看重的是道德责任,因为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是客观性责任,而只有道德责任是主观性责任,是反映人的伦理自主性。’自主性'是道德责任问题的核心概念。道德责任首先是自由的人们主动意识到的义务,体现出充分的自主性,是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要求。道德责任是角色和价值的统一。道德责任在我们的无论公私的生活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因此,道德责任有利于培养人的自觉性,让人有自觉担当。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里更是强调了作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必须有所担当。实际上,个人的成长更多的是自主性的培育,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认知和情感态度。社会责任感原本是指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社会里,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显然义务与责任在这里基本上就是同一概念。不过,义务更强调应该、重在应该;责任强调的是必须,重在必须。
社会是由无数个独立个人所组成,没有无个人的社会,也没有无社会的个人。个人与社会二者之间辩证统一。同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也是历史进程中双向建构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绝大多数社会个体成员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内容、保证和标志,而社会发展又是社会个体成员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保证,两者互为前提和条件。因此,社会层面的发展与每一个个人息息相关,对每一个个体而言既是义务更是责任。
理想是个人与社会之间联络的桥梁和纽带。理想是主体对于未来社会和自我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因此,理想多被称之为人奋斗的指路明灯。理想尤其是年轻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人生就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行不端,走不远。实现乡村振兴就是新时代农村青年的理想,要实现这一伟大理想,就必须要勇于选择担当,担负起家乡振兴之大业。所以,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他们的成长是有重要意义的,是成长之必须品。
02
乡村振兴是农村青年实现社会责任感之可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完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构建,以至2050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部实现,都需要也必须要有青年的积极参与和责任担当。农村青年对于振兴乡村的社会责任感主要体现在:有以家乡振兴为己任之社会理想;有以家乡为眷恋之桑梓情怀;有推动家乡发展之过硬本领;有积极主动作为之责任担当。
农村既是农村青年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精神的家园,他们理所当然对家乡振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自我发展的个人责任的体现,更是对社会发展进步尽力的社会责任的体现,是对于家乡发展振兴深切关怀和奉献的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因此,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并勇于担职尽责,是每个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乡村振兴也是当代农村青年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地方。
市场要素双向流动、城乡之间流动更加活跃,不仅仅是本土大学生返乡,也有很多海归到乡村去寻找创业机会,乡村、现代农村农业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全国各族青年,尤其是一大批农村青年立足于“三农”、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作者:谭德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