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开始算起,新茶饮在国内已经有7年。近3年来,同质化竞争、疫情等因素加剧了新茶饮赛道的不确定性。如何面对接下来的行情?不同的新茶饮品牌,在2022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2022年,当部分新茶饮品牌透露出关店、裁员、开放加盟等消息时,奈雪的茶仍在“加密”布局。
12月5日,奈雪的茶发布公告,宣布已签署对乐乐茶主体公司上海茶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协议,以5.25亿元收购乐乐茶43.64%股权,奈雪成为乐乐茶第一大股东。奈雪收购乐乐茶不仅是奈雪自身今年最大的一笔投资,同时也是2022年中国新茶饮赛道金额最大的一笔交易。
上述交易被不少业内人士看作是在“抄底”。从2017年以来的新开门店数量来看,奈雪的茶“加密”布局的速度有增无减。近3年来,奈雪的茶更是大胆“抄底”。据悉,奈雪的茶2017年-2020年9月30日分别开店44家、155家、327家和422家。2021年新增门店数326家,2022年计划新增门店数350家,门店总数即将突破一千家。
可能是一笔相对划算的交易
头部品牌参与投资并购,在新茶饮赛道并不是新鲜事。许多新茶饮品牌曾借助投资,进入到咖啡、烘焙等赛道。2022年,奈雪的茶投资了澳咖、怪物困了等项目,但投资头部品牌的新式茶饮,还是第一次。
据悉,在新茶饮的高端市场上,业内有喜茶、奈雪、乐乐茶三足鼎立的说法。2021年7月,有报道称,元气森林和喜茶都欲收购乐乐茶,但随后被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深夜发布朋友圈否认。
乐乐茶是一家主打茶饮+欧包的新式茶饮品牌,成立于2016年,曾因“脏脏包”瞬间走红。截至目前,乐乐茶有140家门店,其中上海为60家。乐乐茶今年共计划新开72家门店,至2023年春节前,门店总量将会达到158家。在美团饿了么外卖双平台的茶饮类目中,乐乐茶门店均单均位居上海、北京城市外卖TOP1,同时,在店效、坪效、客单价、连带率等指数维度均属于行业较高水平。
企信宝显示,此前,乐乐茶共完成4轮融资,2019年完成pre-A轮2亿元融资后,其余3次均为战略融资,最近一次的融资停留在2020年7月,该轮融资后估值达到17.1亿元。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奈雪本次收购的估值明显偏低。以奈雪对乐乐茶43.64%的股权收购价格计算,乐乐茶目前的最新估值仅为12.03亿元左右。考虑到乐乐茶去年8.7亿元的营收规模,对奈雪来说这很可能是一笔相对划算的交易。
根据公告,投资事项完成后,乐乐茶将成为奈雪的茶的联营公司,并将继续维持独立经营,即乐乐茶仍将保持“品牌不变”、“团队不变”、“运营不变”。奈雪的茶在门店拓展、供应链、数字化与自动化、内部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赋能乐乐茶,帮助乐乐茶进一步取得增长。
乐乐茶首席执行官李明博先生表示,“奈雪的茶作为新茶饮赛道开创者,在门店开发、产品研发和营销、供应链、数字化方面拥有强大实力,我们非常欢迎奈雪的茶成为乐乐茶股东。在奈雪的支持下,未来乐乐茶将进一步夯实产品和运营实力,持续为消费者带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是“抄底”还是赌博?
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此后,全国各地都开始发布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通告。以深圳为例,12月5日起,全市社区小区、办公场所、餐饮商超及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凭健康码绿码、扫场所码进入。
在收购乐乐茶股权消息发出后一天,12月6日奈雪的茶股价涨近5%。同日,港股市场中的餐饮股也持续拉升,如:海底捞、海伦司、呷哺呷哺、九毛九等。财通证券指出,复盘全球6个地区防疫放松后的市场表现,防疫放松后消费和顺周期领跑;中邮证券更是认为,消费将主导明年行情。
易观分析数据显示,当前的茶饮市场共包括原叶茶、即饮茶、现制茶三大细分市场,上述“新变局”大多为现制茶这一细分市场。2021年数据显示,现制茶和原叶茶分别占据茶饮市场规模的30%和43%,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发展到42%和37%。目前,现制茶以最高的市场增速引领茶饮市场的发展。
在新茶饮品牌普遍日子“不好过”的时候,奈雪的茶顶着经营压力持续“加密”布局,让外界对其是在“抄底”还是赌博,产生了质疑。近日, 在“稳中求进向未来·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采访中,奈雪的茶创始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彭心回答了相关的疑问。
“疫情期间开店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品牌力去拿店,我们有很强的议价能力。一旦疫情好转,它一定是赚钱的。”彭心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今年开店的标准就是不亏钱。奈雪的茶从创立、上市直到今天,融资的比例都不高,且非常注重现金流管理。
奈雪的茶的成本备受各界关注。据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奈雪的茶材料成本占公司总收益约31.7%,员工成本占总收益约31.5%。艾瑞咨询研究院在新茶饮行业报告中指出,从行业的成本结构来看,新茶饮想要赚钱并不容易,不断上涨的原料食材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店铺租金,让本就不高的利润率更被摊薄。
在“重营销轻产业”的竞争态势下,品牌营销先行,高举高打快速拓店,确实有利于门店规模的快速扩张,但由此也会带来产业建设相对滞后以及日常经营上的压力。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门店的运营主要是解决企业生存问题,如果没有门店的良性运营,就不能够支撑整个供给链的完整度。
“虽然新茶饮行业表面上出现同质化,但头部企业的差异化优势显著。”朱丹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当前的新茶饮行业进入了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在经过品牌分化涤荡周期后,市场会进一步对品牌优胜劣汰,加速行业整合。
作者:吴治聪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