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各类研学旅行又火热起来。今年7月,浙江省教育厅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评价机制,要求各学校每学年在寒暑假及平时的小长假集中安排研学旅行活动,小学3-4天、初中4-6天、高中6-8天。对此,有些家长表示支持,认为研学旅行很有意义;但也有部分家长担心,若是“走马观花”式的研学旅行怕是会变成“只旅不学”。
1、研学旅行的前世今生
当下的研学旅行发源于古时的游学。春秋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14 年,杏林设坛,修订六经;唐代李白年少时即走出蜀地,26岁“仗剑出国,辞亲远游”,用3 年时间“南穹苍梧,东涉溟海”。古人通过学习与游历的融合,增加见识、锻造坚韧意志、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正如严复所说:“大抵少年能以旅游观览山水名胜为乐,乃极佳事。因此中不但怡神遣日,且能增进许多阅历学问,激发多少志气,更无论太史公文得江山之助者矣。”
研学旅行的概念最早于2013年由国务院提出,直至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首次多部门联合发文落实推进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即是指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目前,我国研学旅行尚处于起步阶段,关注度已逐年升温。
2、“走出去”是成长的第一步
辽宁省大连市朱女士的儿子林林(化名)今年四年级,刚刚结束了为期六天五夜的管乐团交流活动,期间还特意录制了在全国各地的演出音视频带回家给爸爸妈妈。采访中林林表示非常喜欢参加研学活动,在活动中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是和父母旅游完全不同的感觉,这是属于他自己的小世界。
“作为家长,比较认可研学旅行这种形式,孩子会在玩的过程中学到很多,除了学到的知识外,更多的是孩子自理能力会得到提高,孩子有点小,虽然有的时候不会表达地那么深入透彻,但是他所经历的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今后的成长。对孩子来说,放手让他独自走出去是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步。”朱女士在采访中说道。
3、“记下来”使旅行有意义
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姜女士是一位大学教师,今年暑假组团带着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远赴内蒙古和广西桂林等地进行研学旅行。作为一名经常带着孩子参与研学旅行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旅行中真正学到知识,而不是“过目即忘”,姜女士一般会和旅行社等机构沟通,自主设计行程。
“加入了知识内容的旅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这个知识可以是软技能,也可以是硬技能,软技能就是一些科学文化知识,比如说参观博物馆,光看看孩子是记不住的,但是如果有专业老师讲解、有故事内容、有情节设计、有游戏探索,孩子们就会收获很多。硬技能指突破性体验,就像我这次带然然(化名)体验的攀岩、泅渡等野外生存活动,孩子可以尝试到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能够激发潜能的挑战性项目,给孩子带来了很多新鲜感,同时可以穿插进很多关于自然和生物方面的知识,真正做到了体验式学习。”姜女士在采访中说道。
4、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
当下国家鼓励中小学开展研学活动,各种旅行社、教育机构也都瞄准了这一有待开发的市场,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真正有价值、有含金量、有性价比的项目活动并不是很多,动辄上万元的收费也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研学旅行是否流于形式?价格收费是否合理?这两个问题是当下家长关注的焦点。
研学旅行对于孩子成长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真正能够收获多少还要看活动组织者的教育水平和研学内容的深入程度。如果研学旅行能够做到在费用合理的前提下,将学和玩都落到实处,想来每一位家长都会举双手赞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