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东莞屯茶40余万吨,价值超一千亿。而这40万吨可是大11个亿的茶饼啊,这个惊天的数字令人咋舌。紧接着 6900万!一饼普洱。8克岩茶10000元!惊天数字层出不穷。如今的茶叶,被炒得让人惊叹不已!月薪5000的老百姓连续上班900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茶叶。
茶叶,越来越难卖!这两年,资本炒作的后果,逐渐显现出来。
金融炒作,伤害了实业。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但是,一些普洱茶,被人玩成了金融茶。一件茶叶6900万。普通老百姓奋斗几十辈子,才能买来一件金融普洱茶。
金融茶,本质是一场赌,但伤害的,却是整个茶产业。普洱茶,是农业,本身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云南是茶叶大省,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涉及茶,普洱茶占了半壁江山。
然而,当茶老板都跑去玩金融赚快钱的时候,还有多少人会辛辛苦苦,朝九晚五地去茶城开门卖茶。
茶叶炒作,从铁观音到普洱茶,再到武夷岩茶,一个接一个的炒作。
2000年左右,第一批港台商人到云南收老茶大约5-8元每斤。同时,还控制了许多大陆茶商。
2005年左右,台湾刘氏富豪出版普洱茶专著,普洱茶越陈越升值,吹捧喝老茶才有品味,让大陆全民听信,藏茶疯传。
台湾茶商每年巨额资本炒作,拍卖会上自导自演,策划马帮进京,慈善拍卖等活动哄抬普洱价值。同时严控普洱茶的出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
所以不断地吸引行外人带着钱进来。最后,庄家拉价收割,后进来的人接盘。
从2009年开始,古树茶的概念出现,名山古树成为高价的代名词。手段也是如出一辙:茶王树拍卖、冰岛、老班章,各个炒作高价值。
如今,各路媒体加上自媒体,都在宣扬古树茶的价值,让大家看到投资普洱绝对能赚钱。几饼普洱,买进卖出,一转手就能大赚。
然后从普洱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发现2007年普洱崩盘,最后,炒作的港台商撤资。最后,大陆的一些茶商花重金屯茶,如今还躺在仓库,无人问津。
2014年的古树茶炒作的价格太高,根本卖不出去,市场一片萧条、死气沉沉,太多的小茶企死在了在炒作的洪流里。去年金融茶全面暴雷,跑路层出不穷,上家欠下家,全链条断裂。
我们通过普洱的这20年会发现资本炒火茶叶,可以造富,但往往都是先进入的赚钱,后进入的亏钱。
现在,名山古树和大牌金融,已经被炒到巅峰,还会有人进吗?还会有人接盘吗?
光在云南,茶农就接近700万人,全国喝普洱茶的人也才2000万人。可见普洱又到达了一个顶峰了!炒吧,估计离崩盘也不远了,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别总是把消费者当作傻大头【虽然偶尔有人喝茶喜欢越贵越好,喜欢炫耀。但是还是理性消费者多,茶叶有很多,又不是只能喝一种茶,而且还有很多不贵的好茶】,最后当泡沫破灭时,还有几人笑。
茶行业还需良性发展,天价茶!金融茶!不可取!
茶叶最近越来越难卖了!这两年资本炒作的后果逐渐显现出来,普洱茶市场越来越鱼龙混杂。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茶企,不想着卖茶,而是跟着玩金融。比如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芳村,99%的茶老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过金融茶炒作。
近段时间,金融茶炒作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先后发布风险提示函。此次发布的风险提示函中,最关键的字,是普洱、版纳、临沧三个地方的“金融办”,还有“以普洱茶为模式的金融炒作”。
言外之意就是:金融茶你炒的再猛,你自己的小圈子内玩你自己的,市场自由。但是,一旦玩得大了,伤害了茶行业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那就要三思而后行。
一件1701轩辕号从配货价3万元炒到160万。假如你能在2017年以3万元一件的价格入手了十件1701,到现在你转手就可以卖出1600万。换句话说投资30万就能换来一线城市的一套房。
但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还有一些普洱茶,被人玩成了金融茶。一件茶叶6900万,普通老百姓奋斗几十辈子,才能买来一件金融普洱茶。金融茶本质是一场赌,但伤害的却是整个茶产业。普洱茶,是农业,茶本身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云南是茶叶大省,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涉及茶,普洱茶更是占了半壁江山。
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高价=高档,当茶价决定地位成为大家的共识以后,所有人都会被动参与进来,想被其他人认同,很简单,只要有一款高价茶就行了,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谁是高价茶的受益者?茶企和炒作者
优质普洱茶溢价已经不能用极高来形容了,给普洱茶市场带来了数以亿计的到底是价值还是泡沫。
对于生产茶叶的企业来说,产品价格越高,越能彰显其地位,还能间接带来超额利润。退一步说,不为卖钱,创造一个突破以往所有价格的产品,只需放在哪里,便能无形提高品牌在行业的地位。
不过普洱茶是农业,茶本身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云南是茶叶大省,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涉及茶,普洱茶更是占了半壁江山。当茶老板都跑去玩金融赚快钱的时候,还有多少人会辛辛苦苦,朝九晚五地去茶城开门卖茶?
这一现象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不利,像是埋下了一颗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炸了!许多茶友热爱普洱茶,也想要喝到正宗的古树茶,但面对市场上越来越虚高的价格只能觉得力不从心,金融茶的出现无疑加剧了这种现象,茶叶被炒出了黄金的价格,也违背了茶叶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