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全国茶叶商协会发起倡议——共同维护市场和谐稳定,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这份倡议在“大益仓颉号暴雷”事件后出现,意义不言而喻。
如果说什么东西涨价最凶,相信很多人会觉得是房价。
但游走于茶界的人可能会说是普洱茶。
“仓颉号”到底怎么回事?有人说普洱又要崩盘?这对行业会带来什么影响?
大益“炒”茶,欲作惊雷却成暴雷
说起大益,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茶界大品牌,行业龙头。认真喝茶的朋友,基本认准大品牌不会出错,并且新茶价格总体上合适,为爱、为情怀充值的茶友还是买得起。而不可忽视的是,普洱茶还具有金融属性,大益自然也将奢侈品级高档普洱茶的营销概念玩得炉火纯青。
以下这些,虽然没有喝过,但你一定听过:
30年前,10块三饼的88青普洱茶,现在的市场价是42万!
20年前的班章六星孔雀普洱茶,现在一件最高涨破7千万大关!
一年前,大益的沧海系列普洱茶,从6199元被一路哄抬到4万!
就在上周,大益的2101批次仓颉号,开出了史无前例的发售价格——官方配货价70000元一提,零售指导价21800元/片。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厂家一发话,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炒家舍命也要陪君子。仓颉号10天期成交价一提超过15万,近期现货更是一度涨到16万一提,造成了行情火热的现象。
价格在疯涨,似乎永远没有天花板,总想着炒茶能一夜暴富,没料到自己会成为韭菜,只会悔恨上车太晚。有茶商手头没钱,就把老顾客寄存在店里的明星茶变卖,凑钱继续买仓颉号。殊不知此时买仓颉号,无异于买颗地雷踩在脚下,只等泡沫溶尽,倾家荡产。
据说,芳村茶叶市场很多商家都参与了“仓颉号”的提前卖货行为,但事实上,仓颉号在广州的库存,不足200桶,而空单却有2万多桶,交不了货,对不了单,直接导致芳村茶叶市场出现大面积恐慌性地互踩。几十亿资金一夜蒸发,整个芳村茶市都乱成了一锅粥!
承受不住的炒家暴雷跑路,而其余苟且的“空方”已经组成联盟只退本金,不接受非法“多方”无理高价对单或者交现货要求。也意味着此次事件,可能成为普洱茶史上第一次某单一品牌非法期货大面积集体违约事件。
(关于空方和多方,下文会继续举例说明,了解后就能熟知普洱金融的套路。)
对于暴雷风险不是没有警示,针对行业乱象,7月6日广州荔湾区就下发《会议通知》,研究茶叶市场交易风险。几乎同一时间仓颉号的交易群纷纷解散改名,然而此时可能炒家对市场抱有侥幸,抑或已身陷泥潭不能自拔。并未引起重视。
如今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东莞万江茶叶行业协会也在7月8日首次联合发文警示,警惕炒作风险,共同维护茶行业交易市场的繁荣稳定。显然对于一个巨大的金融茶非法期货显现的安全隐患,炒作仓颉号的商家们不要再熟视无睹,该悬崖勒马。
普洱金融,坑多套路深
别说天价茶了,平日能蹭喝几百元一泡的茶叶都是可遇不可求。而有人却能将茶玩成金融产品,还能把玩千万资金于股掌之间,到底普洱茶炒作是怎么一回事?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茶企准备发售一个xx号新品,你会在各宣传渠道看到茶企和所谓“行家”提前透露的产品信息。但实际都是虚张声势,吊足胃口。
之后,有实力的茶商就成为了庄家,就是这批茶的大股东,凭借自己的信誉和掌握的“小道消息”让实力弱一些的茶商来收货,促成了价格的的提高。而一群炒家又继续从小茶商手里买入,再次推高茶价。
所以,这时候的市场里面有经销商、庄家、二手商,他们分成了““做空”和做多”两个体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空方”和“多方”。“空方”在厂家还没放价时就卖起了空单,如果“多方”觉得价格合适,就开始收购这些空单。
假设xx号在产品信息出来的时候期货价格为10000元/件,“空方”觉得未来价格会低一些,就以9500元/件出空单,那么肯定很多人会来购买。对于“空方”来说,哪怕产品到货后实际价格为9000元/件,他们也能从茶客中赚取大量资金。
而“多方”则认为产品会涨价,预计涨到2万,于是在2万价格范围内都收购。“多方”在收购的同时,还会和经销商和其他环节的人协调,让他们不要出货,游说他们这个茶能涨价。于是等茶价暴涨的时候,“空方”还要继续花高价来补单,边补单还边涨价,就亏大了。
往往这个时候,厂家的指导价还没出,一看市场价格如此红火,原本10000元/件的茶,就提高了出厂价,定价20000元/件。
这么看来,“多方”符合茶企、经销商的利益,绑定在一起,对好口径,减少出货,就变成了供不应求的繁荣景象。一时间,天价茶又成了新闻,整个茶圈都奔走相告。
很多局外人只知道这个茶很值钱,并且还能赚钱,于是就掏钱跟风,买了这个名声大噪却没有很多实际消费的茶。看似全民参与度挺高,但这个茶却只是“循环”了一下,没有实际消耗,如此就形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资本市场。
而所有在零售渠道没有交易的茶品,最终归宿就是收藏家们的库房,他们也就是妥妥的“接盘侠”。
“金融茶”是茶市的“定时炸弹”?
“仓颉号”的由来,源自轩辕黄帝史官造字传说;而南方嘉木,润泽苍生,身心大益。这次的“仓颉号”暴雷堪称核弹级,益了谁我们不敢想,但有很多人怕是“脑溢血”。
由于比实打实卖茶来钱快,有些茶企喜欢把普洱茶的金融属性看作是普洱茶的第一属性,做庄家、经销商、炒家的生意,把这种模式当作发展品牌的立足点,形成了一套成熟体系。虽然现在这种模式还能带来大量的收益,不过本质还是庞氏骗局(空手套白狼)的变种。不成熟的茶企,遇上经济宏观调控,也会受到重创。
事实上,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相关期货指数显示,截至2020年末,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国内可以上市交易的期货商品种类中,并不包含普洱茶。
期货是保证金交易,可以使用杠杆,比如说100万的期货,采用十倍杠杆,那十万就可以买进来了。但是风险也放大了十倍,如果赔了就是血本无归。
不同于2007年的普洱崩盘,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几年的“金融茶”是以极个别品牌为首的、以普洱茶为介质的类金融模式的炒作,一种市场内部形成的买卖圈子。多位法律界人士指出,“金融茶”的炒买方式风险极大,对于参与投资普洱茶“期货”的人来讲,也已经背离了正常经销、消费需求。
或许你有所发现,由于炒的都是新茶,导致新茶老茶价格倒挂,新茶价格被炒家长期操纵,普通人连品饮的资格都没有。很多人已经忘了,原来茶叶是用来喝的。普洱茶具有越放越陈的属性,我们也普遍认同“收新茶喝老茶”的概念,但这必须建立在茶是农副产品的价值基础上。一款茶在市场上正常流通,任何相关网站、小程序、公司等,都不具有脱离市场消费实际,随意发布价格的资格和权利。
虽然“金融茶”的规模在千亿级的茶产业里可以忽略不计,但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却不容小觑,每年茶圈最大新闻就是关于“金融茶”引发的种种纷争,对茶行业的发展是弊大于利。
回顾往昔,普洱茶市场起起落落,尤其是2007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崩盘,对普洱茶产业乃至整个茶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曾经一蹶不振,茶贱伤农。后来,随着“古树茶”“山头茶”“柑普茶”次第兴起,普洱茶产业得以恢复元气,消费与投资也逐渐回归理性。
如今,喝普洱茶的人大约5000万,普洱茶已经有了广泛的消费基础。除了老班章、冰岛、昔归、易武等被捧红的山头茶外,其余的价格还算比较理性。普洱茶市场已渐趋平稳,而且品牌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仍时不时存在个别炒作天价茶事件(如老班章古树单株)及价格乱象,给普洱茶市场秩序添堵。
一片单纯的叶子引发了今天的“血案”,涉及的相关企业、人士难辞其咎。商家把“金融茶”作为一个道具来进行击鼓传花式的炒作方法,实在不可取。即便是把这些“血淋淋”的钱拿去做慈善也毫无意义。同时,我们也呼吁那些想赚快钱希冀一夜暴富的人:该醒醒了!
这场闹剧,本质上就是游离在法律和监管外的一场茶市乱象。愈演愈烈的茶叶炒作、茶叶金融乱象、天价茶等现象,也应该引起相关职能部门重视。
来源:茶道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