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名优茶品皆有个性与优点,但自然也是长期的销售传播,推广了知名度。有的是因为人文历史信息的烘托,有的是得益于对优良品种加工工艺的提升与产品形象包装。六大茶类中的知名品种,皆有口皆碑,自占一席之地。而适于茶生长的广袤区域,茶的种植与品类,远比我们认知的要繁多。这些茶品,尽管各自看起来都很小众,但地域覆盖度高,滋润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口舌。
去年春天,我去龙泉考察古窑址时,在朋友王斌老师的工作室,偶得了一款江西上饶广丰铜畈的村茶。此茶既非名优品种,也非市面上的商品,而是其老奶奶采当地春茶铁锅炒制。茶叶外观条索结实兼有老梗,似无长处。而从品种与工艺来看,这该就是绿茶了吧。但开水冲泡、品饮之后,却让我大为惊叹。这茶绝没有我认知里的绿茶该有的青草香、果皮香、豆香、栗香,而是一股馥郁之味,汤感足,香韵挂齿,稍后嚼齿津液甜香,颇有遗韵。
此茶,可常温存放,可高水温冲泡,较为耐泡、香韵显层次,且茶气足。啜一口,即起小嗝,颇有些闽北乌龙茶的硬气。茶给人带来的愉悦,是知者会心,遂喜唤家人同饮。
我每喝一款新茶,总会寻思着茶的生长环境。广丰铜畈,地处江西省的东南边陲,东连浙江,南接福建,如驱车至武夷山也不过两个半小时。三省交界之地,山岭纵横,峰高林密。独特的山区气候,是造就这里的茶叶品质和风格的直接内因。广丰铜畈的茶,有“骨力”而耐泡,条索略粗,方能包涵更深厚的香与韵。这正是环境所赋予一款茶的脾气。
何处山川不藏灵气。一款茶品,除了天生地养的环境气候造就,更需要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就地采撷,生火熨锅而成,或许并无高深莫测的功夫,但却是最解咸腻,最解暑毒的佳饮。茶总归是服务于现实生活的,高雅与朴素兼得。即可解田间劳作之渴,亦可助书房案头之思。其实每一壶茶,都浓缩着有温度的生活智慧与生活真实。
惦着这茶的好,于是,问了朋友,本想再讨要一些。却得知,因一些老茶树的荒弃或土地改造,还有一些懂得做茶的老人渐渐离世,这样的茶,已经很难再找得到了。年轻的一代人,往往选择走出大山,去更广阔的地域去拼搏或创业。经济的发展使得山川地貌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生活方式与节奏也在发生着变化。曾经家乡的那一杯茶的味道,停留在过往的岁月里,浮现在月圆的梦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