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性愚钝,对茶后知后觉,直到人到中年,才略知茶之美妙。
有人说饮茶习茶,是极讲究缘分的,又与自个的慧根有关。也是,若对茶毫无感觉,断然喝不出茶味、品不出茶魂、悟不到茶道。白居易一生写诗两千多首,光“茶诗”便有六十三首,喝茶喝到这般境界,可谓喝茶品茶之“天花板”,我等也只有顶礼膜拜的份了。
我喜欢上茶,是近十年的事。以前我也喝茶,但只停留在“喝”,解渴而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父亲曾在六堡镇当教师,工作闲暇之时,也曾亲手做过茶。那时喝茶,没有今天这么讲究,一撮茶叶往热水瓶里一放,盖上盖子,等一会,便是一壶可口的茶。后来得知,那是泡茶的另一种境界:焖茶。茶叶在热水瓶里,在沸水的作用下,充分释放茶叶里的丰富物质,既保住了茶汤的醇厚,也锁住了香气。可惜那时年少,不懂得其中的妙处。
人过中年,历经的事多了,对茶亦有了些许领悟,一杯质朴无华的清茶,便可以让自己在休息日静静地发呆半天,思绪漫无边际,思想漫不经心,江湖中的风雨与己无关,职场上的得失与己无关,只在一口温润的茶汤中,去感受生活的滋味,去感悟日子的素简,去领悟岁月的真谛,内心也会慢慢趋于安定,然后渐渐丰盈。一颗素心无关功名,超凡脱俗于人世。古人有诗云:“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就是喝茶。也正应了大诗人白居易的《咏意》:“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茶之所以为茶,在于其生于高山幽谷,承日月之华,蕴天地之灵,性之圣洁,无与伦比,也最能润泽人的品性。喝茶须有耐心,需要细心,讲究专心,还应静心。如此,方能知茶味,才可对茶了然于心。
茶香一缕,心香一瓣,几分期许,几分静好。茶,婉约温顺且愈久弥香。如人过中年,历经了风浪,懂得了内敛,养成了坚守,也活出了雅致。故哪怕只有一丁点的时间,我也会泡上一杯,开始一段心路旅程,只为以茶漱心,让心灵在跌宕中得以安宁、纯净。
人在草木间曰茶。一杯清茶、一首茶诗、一曲茶歌,可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欢乐、生命的美好。识茶不嫌晚,余生,且放下烟酒,与茶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