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采茶(资料照片)
双手采茶是提高采茶工效、节约劳动力的一种先进方法。其特点是“双手并用”,两手掌并近于采面上,运用提手采的手法,两手相互配合,交替进行,把合标准的芽叶采下。
安化县采茶任务大,但劳动力不够。为了提高工效,解决劳力缺乏的困难,从1959年开始,在春茶开采前,县里有关部门就培训各地的采茶妇女,学习推广双手采茶技术。
当时,推广双手采茶存在一定的阻力,群众认为自古以来就是一只手采茶,双手采茶哪里有单手快,难得学,学得技术来是“修得庙来老了鬼”。县里针对这些思想情绪,利用大会小会进一步宣传,并布置各公社举办双手采茶训练班,及时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
全县红、黑茶区在1959年3月和4月共培训了双手采茶妇女8000多人,各地学习双手采茶的先进人物一批又一批涌现。全县出现采茶能手15000人,平均提高工效30%。如马路公社杨陶溪生产队全国妇女积极分子魏淑媛,首先表态一定要达到日采100斤茶叶,向全县采茶妇女提出倡议。当时该队有一部分妇女认为魏淑媛吹牛皮。有个叫邓先枚的妇女说:“你们用双手采多少,我用单手也能采多少。”4月8日,该队支书闵长庆带领两人到蜜蜡界茶园比试,10分钟内,魏淑媛用双手采了二、三叶的鲜叶1斤4两,邓先枚用单手采,只采得同等品质标准的鲜叶6两7钱。经过这一比试,邓先枚和其他不相信双手采茶的妇女服输了。到4月19日,魏淑媛、龚秋珍两人突破了日采100斤大关。4月22日,龚小莲、龚秀英两人也突破了日采100斤大关。该队魏淑媛6人采茶组,采摘一级红茶鲜叶平均每人日采达102斤,个人最高工效日采达140斤,成为全县红茶区双手采茶的一面红旗。
黑茶区的双手采茶也不示弱。龙塘公社洗马茶场黄槐花、黄时娥两人破除黑茶不宜用双手采的思想,提出了“猛赶魏淑媛,采茶用双手”的口号。自5月10日开园采摘,由日采30多斤,逐日猛升,至5月22日,该场双手采茶人均达300斤,黄槐花、黄时娥达到了日采380斤,比单手一般工效提高了6倍以上。全县黑茶区推广双手采茶日均量达150斤以上的,据初步统计共有628人。
安化总结了双手采茶的手法:双手采茶要双手平伸,手心向上,两只手拿得很近,并根据茶树条件做到双手齐上齐下,这样眼力才会集中,动作才会敏捷。采摘时掌握“反手雄鸡啄米式”,做到手腕灵活,手动臂不动,右手摘了这一芽,左手捏住另一芽,这样有节奏地进行,防止采摘上的混乱。采时,一般从茶蔸的下面采起,由下面采到上面,再由上而下,这样可以不浪费时间。盛茶的工具最好是篾制的背箩,轻便透风,免使茶叶发热变红降低品质。背在后面,两只手摘满茶芽时,往后一放非常轻便。
双手采茶的站法:站的姿势要合适。一般说来脚站的地方与茶树的树冠靠近,两脚分成八字形站着,随着采的方向移动。如采左边时,将左脚向前一步;采右边时,右脚向前一步,采完这一蔸,再采下面一蔸,逐蔸采完采尽。如果是条列式的茶园,先从一面采到伸手能够采到的地方,等这行茶树的一面采完后,再从另一面采,最好是两个人同时进行。
总之,双手采茶要心、眼、手、脚紧密配合,行动一致,做到眼快、手快、脚快,看得准、夹得稳,采后跑蔸快,才会采茶多。
安化县从1959年开始推广双手采茶,不但提高了工效,节约了劳力,大大缓和了茶季劳力不足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解放了茶农的思想,为今后的技术革新打好了基础,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