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春季学期开学不久,胡老师跟我说,学校有一块茶林,就在距离校园不到一里路的山坡上,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采茶,茶叶采回来,老师负责炒茶。
大家分好工,班主任带学生去茶林摘茶叶,其他老师留在学校炒茶。农村的孩子从小养成劳动的习惯,采茶这样的事情在家就干得娴熟。大家把鲜嫩的茶叶采摘回来,暂时摊开在簸箕上。
炒茶就用学校食堂土灶那口大铁锅。土灶里架起木柴,红色的火焰很快舔舐着铁锅。食堂负责做饭的阿姨伸出手掌挨近锅底,试了试温度,然后把茶叶倒进铁锅用大火杀青。她左右两手各拿双筷子快速翻炒起来,刚才还鲜活亮绿的茶叶被这样的搅动搞得晕头转向,似一个不胜酒力的人,不一会儿工夫就蔫了。
阿姨将炒软的茶叶从铁锅中取出,放置在一块洗干净的大木板上。几个男教师撸起袖子一齐动手,每人一团茶叶,顺时针不断揉搓,直至茶叶冷却,又重新放进铁锅翻炒。如此三番,茶叶仿佛无法经受这么无休无止的折腾,终于筋疲力尽了,打起瞌睡蜷缩成条。
烘焙茶叶的过程显得悠闲多了,土灶的大火改为文火,炒茶的人用手不停缓慢旋转,带动铁锅里的茶叶,直至茶叶变干变色,溢出清香。
炒茶的过程特别累人,每一道工序都得用心掌握火候与速度,考验着人的耐心。与其说是在炒茶,不如说在精心雕琢一件工艺品。特别是揉搓茶叶的环节,要趁热用力使劲搓,手指不小心会被烫伤。由于长时间用力,几斤茶叶炒下来,手臂也变得酸痛。
经过一番忙碌,总算把采摘下来的茶叶炒完了。每个教师分到两包劳动成果,同事们亲切地叫这种茶:火烧茶。名字取得恰如其分。我迫不及待冲了一壶自己参与制作的新茶犒劳自己,抿了一口进嘴细细品尝,甜涩之中包含一股淡淡的火烧味。可能没有超市里卖的茶叶味道好,可是我们没人会嫌弃它。
不记得是谁写下关于茶的一段话:茶者,南方之佳木也,谁谓其苦?其甘如荠。翠团云拱嫩芽新,百碾千搓一水淳……
乡村教师生涯,又何尝不像这茶的滋味一样?
那个时候我们在白沙小学任教,学校就巴掌大的校园,只有一栋土木结构的二层老式建筑,楼板楼梯都是木质的,楼下是五间教室,楼上用木板隔了几个房间充当教师宿舍,一个教师一个房间,人在楼上走动,楼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学校没有办公室,教师办公就在自己宿舍里。操场只半个篮球场大,还没有硬化,起风的时候,尘土飞扬……
是朝气蓬勃的孩子们给我们乡村教师的生活涂抹上绚丽的色彩。每当听到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总感觉似天籁之音悦耳;每当看到一茬茬的学生在自己面前茁壮成长,便如同沐浴春光。我的青春留在了那个茶香飘荡的山村,是孩子们身上散发出的纯净光芒,照亮了我人生梦想的征程,让我的青春永不散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茶在我心中占据特殊位置。一个人于安静的一隅独坐时,我便会为自己泡上一壶清茶。那股清淡的茶香,每每唤醒的不仅是味蕾的欢愉,更有一段难忘的美好记忆。
赖加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