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陆行十里或数里,必有茶亭以憩行旅,或山市人烟攒集处,或歧途僻径村落稀少处,或江流两岸候舟待渡处,往往有亭翼然高拱,以照顾过客者,它们不以营利为目的,供人自取自饮。可以说,茶亭是一面镜子,照见时人的古道热肠;茶亭是一部长篇叙事诗,记录淳朴的民俗风情。
据史料考证,中国茶铺、茶亭萌芽于西晋,唐代开始普及,宋代形成一定规模,明清之际成为时尚。亭这种建筑,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当时并无茶水,直到唐代饮茶风气席卷全国后,亭与茶才结合到一起,并逐步演变成专门的茶亭。鄂东南地区,茶亭、茶馆出现于唐宋时期,明清时茶亭已相当兴盛。各交通要道,每隔三里五里必设茶亭,从农历四月初一到八月初一,烧清茶、姜盐茶、川芎茶供过往行人解渴消暑。茶亭、茶棚等建筑物的出现,是茶饮普及并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见证。茶亭多建筑在离村镇人家较远的交通要道或岔道之处,大多是木制或砖木结构。茶亭内设茶缸、茶桶、木条板凳,免费提供茶水,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也可以避雨。有的茶亭其实不是亭,而是房子,里面住了人,负责提供茶水。天黑前赶不回家的人,借宿茶亭,次日再继续赶路。茶亭的地址通常选择在岭头、路口或山泉边,还有少量村民在暑季于路旁、门口摆茶相施,方便过往行客。
鄂东南地区,自古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乐善好施,历代以来,境内各县的通衢大道,每三五里远就设有茶亭,亭中备茶水于大缸或木桶之中。过往掮客挑夫、行路商贾必至亭中歇脚,饮一碗茶汤,解疲提神,乘兴赶路。这种传统,透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是鄂东南茶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茶亭是温情之地,也是教化之所,小小的茶亭,体现乡民行善积德、与人方便的美德。长途跋涉之中,炎炎烈日之下,唇焦口燥之时,能得一憩之所,喝口清茶,如雪中送炭,心中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茶亭系连二或连三竹木、砖木结构,上盖树皮或青瓦。茶亭大多数跨路而建,门前砌砖柱或立木柱,架骑筒。亭内伏天施茶,有的亭长期设有副食品出售,方便行人。茶亭分凉亭、桥亭、路亭。凉亭一般建在山顶上或山道分岔路口。桥亭一般建在村镇不远的河港之上,兼人行桥和凉亭为一体,在木桥和石拱桥的桥面之上或桥头修建。这类桥亭也叫桥屋,为单层结构,两头用青砖砌成圆门,当中由骑筒架撑起,对分水盖青瓦。根据桥的跨度长短分成若干个档。每个档内的两边有手扶栏杆或栅栏,设有木凳,供行人休息。有的较大桥屋,两端建房,内设货店和茶房。精美的桥屋,就像园林中的游廊,结构复杂,装饰讲究,气势宏伟,特点突出,成为一大景观。路亭一般建在主干道路口、渡口,建筑风格类似民房,有利于施茶者居住。
建茶亭属于公益慈善。建亭资金多由乡村有名望的人家捐资或当地群众集资。建成后立碑,将募捐人的姓名、钱数刻于石碑上,并书之以序。大多数茶亭背后都有由当地仗义行善人家捐资组成的茶社、茶会,有的地方还有维持茶亭经营的山场和田地,少则十几亩,多则上百亩,无偿给烧茶人耕种抵作日常开支与报酬。没有茶会的茶亭,房屋修缮的费用和施茶人的报酬,由当地乡村集体或宗族给予补助。
茶亭是供行人歇脚解困的场所,因此,有些茶亭注重制造一定的文化氛围,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有些茶亭集书法、美术、摄影等艺术于一亭,给人以美的享受。亭柱往往饰以联语。如鄂东南某一处茶亭联云:“来不招,去不辞,礼义不拘方便地;烟自奉,茶自酌,悠闲自得大罗天。”上联写虚,下联写实。一般来说,茶亭既无主,又不做生意,如同公共设施,联语既不招徕顾客,也不需要做广告,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作调侃语,出门在外,远离尘世,心境宽松,毋庸顾虑。例如一处茶亭联云:“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杯各自东西。”又如:“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茶饮几杯各西东。”这一类联于调侃之中带些旷达意味。另一类联作规劝语、警醒语。如:“野鸟啼凤,絮语劝君姑且息;山花媚日,点头笑客不须忙。”又如阳新富池口茶亭联云:“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东西。”只身在外,无所约束,固然自由了,但荒野之地,无人监督,也易于萌生杂念。从道德的意义上说,茶亭联可以视为社会文明教育的一种必要的补充。特别在荒凉险要之地,警醒的联语措辞更尖锐,语气也有所加重。如有茶亭联云:“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浇热客;两头岭路,须将危险告行人。”警醒语往往结合茶亭地理环境,语带双关,富于哲理,因而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产生振聋发聩的道德效应。
茶亭每年在农历四月初一开始施茶,俗称开缸;农历八月初一结束,俗称歇缸。有些茶亭长年供茶。这种遍布山头岭尾的山乡茶亭,默默无闻地体现鄂东南人民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小小的茶亭,朴实无华的民风,殷勤的主人,亲切的亭联,甘醇的茶水,交换着乡民的关怀与体贴,传递着乡情和温馨,也在润物细无声地善化着世道人心。
阳新茶亭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明清时期,漫山遍野的茶亭成为阳新民间一道亮丽的风景。20世纪80年代,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条件的改善,茶亭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只有偏僻的山村仅存少数茶亭仍然在营运,算是对施茶传统的一种坚守。
汪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