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的确讲究技法,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比如,同样的一款茶,在他人手中能泡出香清甘活、鲜香醇爽的美妙滋味,可到了自己这里,味道就变了,变得又重又苦涩,越喝越涩口,怎么都觉得不好喝,百思不得其解。
在仔细盘点了所有可能的变量,如茶叶、茶器材质、茶器容量、水质、水温、注水方式、出汤时间等等,都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却能将同一款茶泡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味道,实在令人困惑,堪称一大谜题。
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在于出汤的手法。
通常来说,我们把泡茶时运用的手法分为两步,即注水的手法和出汤的手法。大多数人认为出汤手法很简单,无非就是注水、合盖、出汤这三个步骤。
这样的理解并非错误。然而,在出汤这个环节中,有个重要的要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出汤是否出得干净,这是很多人都容易忽略的地方。初学者往往以为只要把茶汤从盖碗倒进公道杯就可以了。
但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把盖碗中的茶汤倒进公道杯,并非整个过程的结束,只有将盖碗中的茶汤全部倒进公道杯,才算是完整的出汤过程。这里要注意“全部”这个词,意味着要一滴不剩,而不是仅仅倒出大部分就了事。
在日常泡茶实践中,最容易出现的冲泡问题就是茶汤很难完全倒干净。尤其很多时候人们根本没想到盖碗中的茶汤并未全部倒出。很多时候我们泡茶,看到盖碗中再也倒不出茶汤了,就以为整个冲泡流程结束了。
其实,我们被茶汤和茶叶联手“欺骗”了。茶叶在未冲泡前是干燥的,从箱子里拿出来时散发着浓郁的干燥植物气息,从里到外都是干透的。
接着用沸水冲泡,它的细胞壁会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破裂、打开,吸收沸水,将内质融入水中,形成一杯茶汤。
同时,它的细胞也在沸水的浸润下逐渐膨胀、增大,像一个个圆球般鼓鼓的。这些变化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只是茶叶的形状变大了,梗变粗了,叶变胖了。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盖碗中茶叶的体积变大了。
这些膨胀起来的体积占据了盖碗相当大的一部分空间,密密麻麻,阻挡了盖碗中的各种通道。
于是,出汤时茶水能流出的路径就相对单一、较少且较窄。就会有一部分汤水被逐渐变大的叶片挡住,在大部分水倒入公道杯时,它们被留在盖碗中,成了“留守儿童”。
这些流不出来的剩余水分,在盖碗放回茶桌后,沉到了盖碗底部。它们与盖碗底部的茶叶混合在一起,浸泡着底部的茶叶,使其持续大量地释放内质。不出三五分钟,这些剩余水分中的内质就变得非常多。
等到下一次注水时,剩余的水分就会与新注入的水混合,在出汤时倒出来,进入公道杯中成为下一冲茶汤。而这些掺和了上一次剩余水分的下一冲茶汤,味道就会变得极不正常。上一次剩余水分中过度释放的物质会让茶汤变得过浓、过重、苦涩,怎么喝都不好喝。
而且,这种苦涩味还会累积起来,一次比一次浓,最后整个口腔都是苦的。虽然到五六冲之后回甘会非常迅猛、浓郁,但前几冲的苦还是让人难以接受。这就是前两冲出汤时,剩余水分惹的祸,也是出汤时没有完全沥干茶汤惹的祸。
为了有效避免把一款鲜香醇爽的茶泡出苦涩味,建议茶友们多练习冲泡手法。除了注水手法、出汤时间之外,尽量完全沥干茶汤也是急需掌握的技巧。
只有沥干了茶汤,才能避免大量物质提前释放、过量浸出,影响我们的喝茶体验。这个技巧并不难掌握,出汤时多抖几次就行。实在不行,打开盖碗检查一下,发现有余水,再出一次即可。
不要嫌麻烦,为了喝到好喝的茶汤,这些小技巧还是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