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茶采摘时节,江门一些乡镇的茶园迎来了不少游客前来采茶。
茶农正在采摘春茶。
鹤山双合、古劳,开平大沙等镇是江门的生态福地,客观来说,此前旅游人气较为冷清。好在,好山好水出好茶,茶香茶韵亦能引客来。
清明前后,又到一年春茶开采时,双合、古劳、大沙等茶园进入春茶采摘期,茶农们开始采摘今年第一批新茶。然而,在这些采茶身影里,却不时有一些“冒牌”茶农,原来是一些游客到茶园采茶、体验茶文化。
茶文化 与乡村游结合
“我喝过双合的红茶,味道很清香,可惜在市场上很难买到。”孙女士对记者说,周日带着一家人来茶园当一天采茶工,“让孩子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感受茶农的辛苦。”
“采摘前我们要先准备好行头。”只见茶园的工作人员把竹帽、围裙等分发给游客。拿到这些行头,游客们立即高兴地装扮起来,头上戴起竹帽,腰上系着花围裙,背上再背着个小竹篓……“我一下变成了采茶姑娘,太有趣了。”孙女士的家人拿出手机拍照留影。
双合茶历史悠久,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茶产业,建立茶厂,茶山多处,最高峰时,每天采摘茶青两万多斤,一年生产出口的红碎茶达60多万斤,成为省内较大规模的茶叶生产基地。
“茶产业整体上产大于销,导致茶产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双合镇旅游办麦先生说,有一段时间,双合茶业进入低谷。面对茶叶发展的新形势,近年来,双合镇把茶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让城里的大人、小孩在游山玩水的同时,可以切身体验茶文化,通过这样一种互动深化对茶产业的认识,以茶促旅、以旅带茶,促进茶旅融合。
与记者说话间,麦先生已经带领着游客们上山采茶了。“采茶的标准是采大留小,根部不能采下来,这样采起来才均匀,品相也要好一点。”麦先生开始手把手地教游客怎样采茶。在一垄一垄的茶树旁,游客开始有模有样地采摘起来。
麦先生介绍,在发展茶业中,双合注意开展茶园观光、茶叶采摘、炒茶、品茶等乡村游活动。双合拥有珠三角地区少见的大面积茶园,目前全镇茶园面积约3000亩。近年来,不少游客来到双合十里茶乡,观光、采摘、炒茶、品茶,深入体验茶文化。现在双合的茶园,既是茶叶种植基地,也是乡村游热点。据了解,去年,双合镇共接待茶文化研学游近6万人次。
革命老区种出上等好茶
类似的茶旅融合也发生在鹤山市古劳镇茶山村。每年这个时候,茶山村400亩茶园里,只见一排排茶树争相冒出新绿,满眼生机盎然。茶农穿梭于茶园中,游客则三五成群,整个茶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据了解,茶山村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位于海拔546米的茶山之上,茶山顶的6条自然村在550年前已经开始种茶,一直沿袭至今。“去年暑假,园内就举办了多期茶文化研学夏令营。”茶山生态茶园负责人刘先生说,节假日,也有不少游客前来体验、品茶。
除了盛产茶外,古劳茶山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峰峦叠翠,潺潺流水,风光秀丽。当地的特色美食“茶山鸡”最为出名。近年来,有的饭馆还建有简易的山泉水游泳池和民宿,满足游客体验乡村旅游的需求。
上周末,开平市大沙镇岗坪村也迎来大批游客,有作为中转站上天露山观赏杜鹃花的,也有走进2000亩茶园找寻春天气息的。“站在村委会前面的观景台上远眺,茶树一行行、一列列,满坡茶树连绵起伏,犹如一条条飘飞的碧绿绸带,跟人间仙境一般,实在太美了!”游客李先生一家边拍照边高兴地说。
作为江门另一产茶福地,岗坪村的生态优势也十分明显。岗坪村曾是江门市最偏僻的革命老区,这里的天露山海拔800多米,是江门最高的山脉,而位于天露山山腰上的岗坪村也被称为江门海拔最高的村落。
2004年,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看中了岗坪村的土壤、水源、气候等自然条件,认为这里能与福建安溪相媲美,其良好的种茶氛围,在广东也非常罕有,在省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大沙岗坪茶叶示范基地应运而生。目前,岗坪村从事茶产业有61户110多人,茶产业从业人员平均每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在采茶制茶的繁忙季节,收入能达到6000元—7000元/月。
大沙茶产业在岗坪村的示范效应下,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全镇茶叶种植面积从以往的100亩名茶示范基地,增加到全镇种植茶树1万多亩。
江门日报记者 谭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