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旅网(http://www.chalv.net)讯:在高山茶园的清新茶香中里醒来,是怎样一番惬意?不久后,在平阳县朝阳山茶场,就可体验。“帐篷酒店月底前软装基本结束,计划‘五一’开始对外试营业了。”指着不远处错落在茶园间的12座帐篷酒店,浙江传媒学院派驻新联村第一书记周军辉欣喜于山村的蝶变——今后,茶园可以留住“过夜客”了。
朝阳山平均海拔近500米,茶场核心区所在的水头镇朝阳社区新联村,处于平阳苍南两县交界群山环抱的山头,距离温州市区车程约2小时。当地所产的平阳黄汤曾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贡茶,新中国成立后因其加工工艺失传而湮灭达数十年。2010年,朝阳山村民钟维标成功恢复古老的平阳黄汤制作工艺,令平阳黄汤重现于世。近年来,平阳县围绕做大做强“平阳黄汤”农业品牌,在致力发展茶产业的同时,巧借“茶旅融合”打造“中国黄汤第一村”。
茶园成景区
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通往朝阳山茶场,需经过一段弯弯折折的盘山公路,一边是山崖,一边是云雾,大山深处的茶园与山村,就常年掩映在这样流动的云彩之中。
过去,因山高路远,当地曾是县里有名的“穷山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里开始规模种植茶叶,现有茶园近万亩,坐落于此的平阳天韵茶园,是“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之一。粮食产量少,贫困人口多,家家种茶树,漫山起绿波——是这片土地今昔的真实写照。
“当时茶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茶旅融合的探索才刚刚起步。”2018年,市农科院茶叶产业服务团队首席专家、水头镇党委委员(挂职)、市派驻朝阳社区新联村第一书记董占波来到这个小村子,他走完茶园和当地茶企后,得出这番结论。
自此,他便常年驻扎在村庄里,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件困难枯燥的事情,但却被董占波干成了一事业。凭着对茶的痴迷以及茶学博士的专业知识,他通过创新“校地村企合作、茶旅研学互促”的途径,推进茶园统一绿色、有机生产理念,实现茶叶质量安全可控、茶农生产效益增收。推动当地茶企与茶农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子久公司等当地茶叶龙头企业联合教科研机构的茶叶专家,施行“企业+专家+基地+农户”的茶园统一管理及茶青签约收购的新模式,当地茶农不仅富了口袋,还学到了先进实用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然而,要靠一片茶叶,致富一方百姓,功夫并不只在叶子上。“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前期探索打下的基础和管理新模式,为接下来的茶旅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据董占波介绍,以水头镇出台《中国黄汤第一村——3A景区村规划设计方案》为节点,茶旅融合开始进入快车道,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建设资金,建起了游步道、观景台、文化长廊、平阳黄汤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茶叶技术培训学校等。2018年底,平阳黄汤茶博园获评国家3A旅游景区称号。
高山茶园一景。
景区变乐园
接待游客量两年翻番
去年3月,朝阳山举行了首届茶旅文化节,吸引了6000多名游客慕名前来。“说实话,这些年,还是头次见山上来这么多客人。”下个月,董占波将结束任期离开当地,“去年茶园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比2017年多了一倍,这些年的努力很值得!”他咧嘴笑道。
接过“接力棒”的,是周军辉。一年半前,从省城杭州辗转四趟车,记不清转了多少个山弯弯刚到村里时,周军辉心里多少有些失落,“远离家人,连个快递也要到山下拿。”
但他很快就在寂寥的茶山中找到了乐趣,“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茶,村民茶余饭后聊的也是茶。”虽是茶学门外汉,但他从村民的言谈里,日益懂得眼前这片茶园是村民们主要的生活来源和希望寄托。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茶农茶企,他主动考取了中级评茶员。山上的日子简单而忙碌,他天天琢磨着在成功跻身3A级旅游村后,如何继续把茶旅文章做好?
结合浙传传媒优势,周军辉通过茶叶包装宣传推广、举办茶旅文化节等方式,不遗余力地宣传当地“茶文化”。去年5月,子久茶业开出进驻省城的第一家旗舰店。与此同时,他还开始重点挖掘新联村作为畲族少数民族村的畲乡特色,着手打造乡村旅游项目。
“畲族同胞向来能歌善舞,最近,村里成立了乡村文化艺术团、大鼓队,报名的村民不少。”周军辉说,接下来还会有浙传的专业老师到村里授课,这一支支村民文娱队伍未来还将登上当地“畲乡舞台”。“今后游客来,可以赏茶山畲乡风情,吃黄汤土鸡等招牌菜,宿茶园帐篷,体验‘新茶人’的度假方式”。
眼下的朝阳山茶场,处处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只是帐篷酒店,还有古茶工坊体验馆、进村盘山公路提升工程、以及村入口形象景观都将在4月迎来收尾。根据规划,未来当地还计划建设畲族古街、滑草场、风车谷等项目,为茶旅融合打下坚实基础。眼前一望无际的“高山茶园”,正在蜕变为令人向往的“游客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