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云雾缭绕,茶香扑鼻。茶园里,茶农正俯身采茶,游客拍照留念,山与茶、茶与人构成一幅精美画卷。
当前正是采摘秋茶时节。该村村民彭树云虽年近八旬,却仍然是采茶好手,每天在茶园挣到100多元钱务工费。他说:“村里有了茶园,闲时便到茶园务工,每月能有一两千元收入。”
怒溪镇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镇,位于江口县东北部,梵净山东南麓,茶叶种植面积近3万亩。2019年,该镇农民人均收入8900元,其中,茶叶收入占85%。
正因如此,当地村民编了一首山歌,表达种茶致富的喜悦:“企业进村,农民变身;放下锄头,上山摘‘金’;三五成群,集体进城;四菜一汤,直奔小康……”
茶产业让群众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因此,在推进茶叶品质提升的同时,该镇又按照“农业产业化、产业景区化”的定位,集合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大力推动“茶旅一体化”发展。
从重庆来的黄炳国,已是第三次到怒溪镇骆象村茶园。此次他带着家人一同前来,他说:“云雾袅绕的茶山,仿佛人间仙境。带家人来这里不仅能够欣赏美景,还能现场观摩手工茶制作,增长见识。”
茶园吸引游客来,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靠种茶增收的同时,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吃上“旅游饭”。今年,该镇累计接待各地旅客、商客近1000人次。
铜仁种植茶叶历史悠久,目前,全市建成7个产茶重点县,茶园基地面积151.02万亩,投产茶园面积128万亩,是贵州省第二大种茶大市。上百万亩的茶园覆盖黔东山岭,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铜仁市拥有良好的生态茶和旅游优势,茶产业发展要结合旅游,是今后发展的目标。”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茶产业发展科科长徐代刚说,不仅仅在江口县怒溪镇,全市其他茶叶园区都实现了茶旅融合发展。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还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精准脱贫。
为此,铜仁按照“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的发展思路,把生态茶园、民族茶文化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集茶园观光、休闲品茶、修身养性于一体的精品茶旅田园综合体,进一步促进融合发展。
同时,实施茶旅融合、园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两大战略,通过推动茶业园区转型升级让乡村更美,带动农户发展农家乐、销售民族特色产品等脱贫增收。
据了解,铜仁现有茶企455家、合作社458家,年均实现茶叶总产量11.21万吨、总产值108.9亿元,茶产业涉及该市115个种茶乡镇、1232个种茶村,共有90多万涉茶人员,带动17.9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