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是“英红”发源地。近年来,英德大力推进茶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广“茶业+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英德红茶,正在“红”遍全国,香飘世界。
2019年,英德全市各大茶园景点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其中前往园区内茶园景点的游客数量占总游客数量85%以上,带动茶叶综合产值6亿元。在第十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英德市被评为“2019中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积庆里红茶谷成功创建成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入选全国“10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并两次入选全国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茶旅融合打造全产业链
漫步茶园、品味茶香、体验农事、品尝“土菜”、住特色民宿……如今,走进英德的大多茶园,并不只是停留在种茶、卖茶这个传统的经营模式,游客可以体验吃喝玩乐住“一条龙”服务。通过建设产业融合示范基地,英德茶企走出了一条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道路,逐渐摆脱过去“依靠茶叶销售生存”的发展模式。而在这条转型的道路上,今年升级为4A级景区的积庆里公司可谓是先行一步。
积庆里茶园新购置的设备。
今年10月初的国庆假期,乡村游成为清远英德市旅游市场的一大特色,而积庆里红茶谷、英州红茶趣园等茶旅结合项目更成为了乡村旅游爆点。事实上,自从2014年积庆里红茶谷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十大美丽茶园”以来,每逢假期,公司的员工都忙得不可开交,今年也不例外。
在高标准、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积庆里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称“积庆里”)通过将茶叶种植和周边景点结合,将种植区打造成一个田园风景式的景区,并建成集生产、加工、科普示范于一体的制茶厂,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欣赏茶园风光,还可以学茶、辨茶、品茶、购茶,甚至亲手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
“观光旅游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标,我们首先在茶园里面建设了观光点、网红打卡点,其次茶园里面的交通基本已经完善,观光点也不断增加,为以后的生态旅游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公司厂长杨秀志介绍,目前开放性的景区在下一步考虑凭票进入。
而对于“茶旅融合”英红农夫生态科技茶业有限公司也有自身的思考。其依托处于广东省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生态环境优势,以及自有1300亩茶园和200余亩果园,推动智慧农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集生产经营、观光体验、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综合体。
2020年,该公司开启了茶旅休闲度假区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核、一环、两心、两带和五区”,“一核”即以茶产业为核心的英德红茶旅游经济总部;“一环”指以441乡道、378县道和度假区旅游大道为环的旅游环线;“二带”是鲤鱼河游憩带,建设亲子嬉戏、水车世界、渔歌竹排、许愿灯等项目,乡村休闲游憩带则结合当地瑶族村,发展瑶族文化、四季花海、婚纱摄影基地和亲子果园等项目;“五大功能区”包括茶旅休闲度假区、乡村文化体验区、山地抗氧运动区、生态保育区和茶文化教学科研区。
茶旅融合不仅企业探索,英德茶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推动。在2019年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年会上,该市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英德茶协签订共建英德茶旅融合发展单位框架协议,三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每年组建3-5家英德知名的旅游景点(含茶园景区)或旅行社等旅游业,颁发“英德茶旅融合发展合作单位”的牌匾,并力争规划建设茶旅融合经济示范区,搭建茶旅融合平台,为英德茶产业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数字化为茶产业发展插上“翅膀”
走进英九庄园,数字茶园的气息先从自动喷灌设备洒出的水珠中弥漫开,仔细查看茶树根部,埋入土壤的水肥一体化管道,让茶园省去诸多繁琐的施肥流程。通过控制总闸,将调配好的肥料经过管道,精准地滴灌到茶树根部,看实际情况一年浇七至八次。
英九庄园相关负责人在介绍司雷智能病虫害防控系统。
在阳光照耀下,生态茶园里一排排灭虫灯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替代了农药的使用,像一个个卫士守护茶园不受虫害滋扰。如果这只是“治标”,那茶园里伫立着为数不多的大家伙———司雷智能病虫害防控系统,则从根本上治理虫害,当它感应到茶园里面虫害超过“警戒线”,则会通过超声波来干扰害虫的求偶信息,用物理防治手段阻断其繁殖链达到灭虫效果。
除此之外,茶园的“黑科技”还远不止这些,还建成有“水肥一体化+气象预报+病虫害监测+安全监控溯源”等高科技为一体的农业“云平台”,茶园管理者只要在办公室里轻点手机屏幕,就能实时掌握茶田的土壤、水肥等相关数据,为培育出更高质量的茶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然而这些只是茶园数字化在种植端的体现,英九庄园数字化建设更多的体现在制茶这一环节。
2018年,英九庄园与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在英红云岭龙头影投资千万元新建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中央智能茶厂,目前茶厂拥有先进的规模化红条茶生产线。简单的理解中央智能茶厂,就是将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一系列传统人工制茶工序,实现全程连续化、自动化和清洁化生产。
中央智能茶厂的诞生,使得英德红茶生产加工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数字化精准控制。在英九庄园的带动下,英德已有六、七家茶企引进了类似生产线。
在石牯塘镇鲤鱼村的英红农夫生态茶园,新引进的智能化生产线处处散发着“科技”的光芒。“我们的智能化生产线在原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提升,年加工能力40万斤,可为方圆30公里区域提供干茶制作。”该公司董事长助理陈超介绍,如烘干环节,温度适度降低,像炒花生米一样做到小火慢焙,“虽然时间稍长一些,但更利于发展香气,且一小时可烘干800斤干茶,相当于4000斤茶青;又如增加了摊凉设备,烘干后的茶经过该设备半小时左右的转动,就可以实现第二次提香。”
智能化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用科技建立标准化,打造标准的“英德味道”。但英德不少茶企负责人坦言,人工制茶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即便是制茶大师亲自上阵,也很难确保每一杯英德红茶的品质和口味完全一致,这也是传统制茶工艺的“痛点”所在。
目前,英九庄园正与华为、华南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开展“5G+智慧茶业”数字化产业升级项目,利用5G、AR-VR、IOT、大数据能技术手段,构建英德红茶全产业链数字化生产体系,率先进入红茶智能加工4.0时代,努力打造广东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数字化应用标杆企业。
而英红农夫生态科技茶业有限公司,也正以省农科院茶研所的技术应用支持,致力于打造石牯塘镇最大的红茶中央智能化加工中心。
联农带农提升产业帮扶效益
虽然已将进入冬季,但英德八百秀才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里还有三三两两的农户在采摘冬茶,勤快些一天挣一百多块钱没问题。茶园的发展壮大,让附近村子的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八百秀才茶园一角。
该公司实行“龙头企业+创新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820个。“经过这几年的乡村振兴计划和扶贫计划,我们带动了几千户人就业,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英德八百秀才茶叶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何丰强介绍道。
八百秀才只是英德茶企联农带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英德市积极探索茶农和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共享产业园发展红利。
该市通过建立5个英德红茶区域化加工中心,实现产业园联农带农,同时整体提升英德红茶生产效率和加工水平,保证茶叶种植生产的安全规范。其中,英九庄园依托英德红茶产业园项目支持,投入近三千万,引入全国首条“英红九号红条茶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全程连续化、自动化和清洁化生产,日处理茶青能力可达5000斤。通过共同投资加工中心,或者茶农将茶青送到英九庄园的中央智能茶厂代加工生产,让农户可以参与到整个产业链的建设中,形成专业分工、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英红农夫茶园的顶部被打造成网红打卡点。
截止至2020年英德市茶园总面积14.7万亩,涉茶企业有346家,带动从业人员14万人。预计到2020年底,全年将新增茶园1.9万亩,总面积到达16万亩,干毛茶产量达1.2万吨,综合产值将超过50亿元。
除此之外,该市还将扶贫资金入股英德红茶产业园实施主体,产业园所在镇、村统筹财政扶贫开发资金,按“保本+保底分红”方式入股茶产业项目,将每年保底分红不低于8%的资金全部用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收脱贫。
英红农夫茶园开展研学活动。
英德红茶产业园建设以来,园区内共有7家茶企参与扶贫资金入股茶园项目,总金额5644.37万元。截至2019年底,永和农业、石门山茶园、英州红公司的项目已实现分红。英州红公司探索出“土地流转得租金、就职企业得薪金、家庭经营得现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的“一地生四金”共享产业园发展红利模式,让农民获得多重收入。
据统计,2019年英德全市扶贫资金入股茶企、茶园的项目超过42个,总金额8460万元,带动有劳动能力扶困户7114户25084人。
文/图:钟履双 通讯员 黄振生 熊成帆 林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