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大理市紧紧围绕打赢洱海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巩固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以绿色发展为基础,以有机发展为方向,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效。
立春时节,大理旅游古镇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上,10多厘米高的油菜苗在享受着“日光浴”,叶片上晶莹的露珠随风轻轻摆动,田野里生机盎然。
“十三五”期间,为打好“洱海保卫战”,大理旅游古镇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延续喜洲的传统农耕方式,通过建设覆盖全域的高效节水灌溉系统,配合龙湖湿地对农田末端水源的净化,极大降低了面源污染,尽最大可能保持农作物的有机化和绿色化。同时农旅结合,通过举办“开秧节”“稻米丰收节”等农耕文化活动,推出“喜米”“喜油”等农产品,开设喜洲农耕文化艺术馆等一系列举措,吸引广大旅客前来游览、体验。
大理旅游古镇开发有限公司喜洲田园分公司负责人段玉峰说:“3000亩稻田成为游客的打卡地,突出了社会效益,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以乡村振兴为方向,继续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保持生态有机的种植方式,打造属于喜洲的‘绿色食品牌’,为喜洲旅游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十三五”期间,大理市高度重视“绿色食品牌”打造工作,在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申报认证。2019年,大理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累计达111个,比2015年增加51个。
在大理银桥绿色食品园区内,由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的“下关沱茶3万吨精制茶扩建(技改)项目”开始投入生产。近年来,下关沱茶公司紧紧抓牢打造“绿色食品牌”契机,于2019年、2020年在我省多个州、市认证了5万多亩绿色食品基地,为“百年沱茶”延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褚九云说,下关沱茶公司绿色食品的产量在总产业中的比例由“十二五”期间的30%发展到目前的60%,在全省名列前茅。
同时,大理市借助产品展销会和推介会等平台,促进绿色产业招商引资。大理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下关沱茶”“欧亚牛奶”“来思尔酸奶”等企业品牌市场空间不断拓展。
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万平介绍,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三五”期间,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工业产值从2016年的5.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亿多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1%,公司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企业”等荣誉称号。
通过努力,大理市农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29.2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4.76亿元,年平均递增4.39%;农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17.0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3.60亿元,年平均递增5.7%。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12150元增长到2019年的17468元,年平均递增9.5%,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
来源:大理日报